元方妙对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4-27 03:08:26
标签:
元方妙对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各位同学,看看下面的元方妙对文言文翻译吧!
元方妙对文言文翻译
原 文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 文:
陈实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实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实的.儿子陈纪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吗?”陈纪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道德!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自己离去。”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前来拉陈纪。陈纪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人。
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才到。乃,才。
委:丢下。
去:离开。
引:拉。
顾:回头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伯夷叔齐文言文翻译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伯夷叔齐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伯
- 《左传·襄公·襄公十六年》文言文及翻译《左传·襄公·襄公十六年》作者:左丘明【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
- 汉书原文: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初元中,举直言,迁虢令,复为护羌将 * 校尉,护送军粮委输。
- 新唐书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新唐书唐兴,承隋乱离,划祓荒荼,始择用州刺史、县令。授受之间,虽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故叶气嘉生,薰为太平,垂祀三
- 史记原文:晁错者,颍川人也。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
- 阅读文言文的几种思路分享阅读理解需要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获取意义,理解是对阅读的基本要求,理解能力在阅读的各项能力中居于核心的位置。最有效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导语:《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面是这篇文言文的翻译,欢迎参
-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
- 语文文言文阅读五法所谓文言文的五读法,就是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按顺序进行五步阅读,即预读、抄读、解读、品读、诵读。下面分别介绍其具体做法。一
- 隋书原文:瘐质,字行修,少而明敏。八岁诵梁世祖《玄览》等十赋,拜童子郎。开皇元年,除奉朝请,历鄢陵令,迁陇州司马。大业初,授太史令。立言忠鲠
- 约客 (宋)赵师秀 --------------------------------------------------
-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 后汉书原文: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
- 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 于园和相州昼锦堂记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比较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甲)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裸,缘坡植牡丹、芍药,
-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整理了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的修辞和现代汉语的修辞一
-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
- 柳敏字白泽,河东解县人。父懿,魏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敏九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好学,涉猎经史,阴阳卜筮之术,靡不习焉。年未弱冠,
- 明史原文:孙继鲁,字道甫,云南右卫人。嘉靖二年进士。授澧州知州。坐事,改国子助教。历户部郎中,监通州仓。历知卫辉、淮安二府。织造中官过淮,继
- 宋书原文: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秀之少孤贫,有志操。十许岁时,与诸儿戏于前渚,忽有大蛇来,势甚猛,莫不颠沛惊呼,秀之独不动,众并异焉。东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