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06 11:38:56 

标签:

吕氏春秋

原文:

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苟疾无自至。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主亦有地,臣主同地,则臣有所匿其都邪矣,主无所避其累矣。
凡为善难,任善易。奚以知之?人与骥俱走,则人不胜骥矣;居於车上而任骥,则骥不胜人矣。人主好治人官之事,则是与骥俱走也,必多所不及矣。夫人主亦有居车,无去车,则众善皆尽力竭能矣,谄谀诐贼巧佞之人无所窜其奸矣。人主之车,所以乘物也。察乘物之理,则四极可有。不知乘物,而自怙恃,夺其智能,多其教诏,而好自以,若此则百官恫扰,少长相越,万邪并起。权威分移,不可以卒,不可以教,此亡国之风也。
有道之主,其所以使群臣者亦有辔。其辔何如?正名审分,是治之辔已。故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夫名多不当其实,而事多不当其用者,故人主不可以不审名分也。不审名分,是恶壅而愈塞也。壅塞之任,不在臣下,在於人主。尧、舜之臣不独义,汤、禹之臣不独忠,得其数也;桀、纣之臣不独鄙,幽、厉之臣不独辟,失其理也。
不正其名,不分其职,而数用刑罚,乱莫大焉。夫说以智通,而实以过悗;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任以公法,而处以贪枉;用以勇敢,而堙以罢怯。故名不正,则人主忧劳勤苦,而官职烦乱悖逆矣。国之亡也,名之伤也,从此生矣。白之顾益黑,求之愈不得者,其此义邪!
故至治之务,在于正名。名正则人主不忧劳矣,不忧劳则不伤其耳目之主。故得道忘人,乃大得人也,夫其非道也?知德忘知,乃大得知也,夫其非德也?至知不几,静乃明几也。
(选自《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

译文/翻译:

凡是君主,一定要明察君臣的职分,然后国家的安定才可以实现,奸诈邪僻的渠道才可以堵塞,浊气恶疫才无法出现。修养自身与治理国家,其方法道理是一样的。现在用许多人耕种土地,共同耕作就缓慢,这是因为人们有所藏匿自己的力气,分开耕作就迅速,这是因为人们无法藏匿力气,无法缓慢耕作。君主治理国家也象种地一样,臣子和君主共同治理,臣子就有所藏匿自己的阴私,君主就无法避开负累了。
凡是亲自去做善事就困难,任用别人做善事就容易。凭什么知道是这样?人与千里马一起奔跑,那么人不能胜过千里马,人坐在车上驾驭千里马,那么千里马就不能胜过人了。君主喜欢处理官吏职权范围内的事,那么这就如同是与千里马一块跑啊,一定在很多方面都赶不上。君主也必须像驾车的人一样坐在车上,不要离开车子,那么所有做善事的人就都会尽心竭力了,阿谀奉承、xie6*恶奸巧的人就无法藏匿其奸了,刚强睿智、忠诚谆朴的人就会争相努力去奔走效劳了。君主的车子,是用来载物的。明察了载物的道理,那么四方边远之地都可以占有,不懂得载物的道理,依赖恃自己的能力,强行改变他物的才智,教令下得很多,喜欢凭自己的意图行事,这样,各级官吏就都恐惧扰乱,长幼失序,各种xie6*恶一起出现,权威分散下移,不能善始善终,不可以施教,这是亡国的象征啊。
有方法的君主,他驾驭臣子们的方法是也有“缰绳”。那“缰绳”是什么?辨正名称,明察职分,这就是治理臣子们的“缰绳”。所以,依照实际审察名称,以便求得真情,听到言论要考察其所行之事,不要让它们彼此悖逆。名称有很多不符合实际,所行之事有很多不切合实用的,所以君主不可不辩明名分。不辨明名分,这就是厌恶壅闭反而更加阻塞啊。阻塞的责任,不在臣子,在于君主。尧、舜的臣子并不全仁义,汤、禹的臣子并不全忠诚,他们能称王天下,是因为驾驭臣子得法啊!桀,纣的臣子并不全鄙陋,幽王、厉王的臣子并不全邪僻,他们亡国丧身,是因为驾驭臣子不得法啊。
不辨正他们的名称,不区别他们的职分,却多次使用刑罚,惑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称道一个人明智通达,实际上这人却愚蠢胡涂,称赞一个人高尚贤德,实际上这人却很卑下,赞誉一个人品德高浩,这人紧跟着表露的却是污秽品德;委任一个人掌公法,这人做起事来却贪赃枉法,由于外表勇敢任用一个人,而他内心却疲弱怯懦。所以,名分不正,那么君主就忧愁劳苦,百官就混乱乖逆了。国家灭亡,名声受损,就由此产生出来了。想要白,反倒更加黑了,想得到,却越发不能得到,大概都是这个道理吧!
所以国家大治需要做的事情,在于辨正名分。名分辨正了,那么君主就不受忧愁劳苦了。所以,得道之人能忘掉别人,这样就非常得人心,那怎么能不算有道呢?知道自己有德,不在乎让人知道,这样就更能为人所知,那怎么能不算有德呢?非常有德的人外表不机敏,安然处之,机敏就会显露出来。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综合练习33.(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 新五代史原文:李振,字兴绪,其祖抱真,唐潞州节度使。振为唐金吾卫将军,拜台州刺史。盗起浙东,不果行,乃西归。过梁,以策干太祖,太祖留之。太祖
  • 《捕蛇者说》原文及欣赏《捕蛇者说》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本文通过捕蛇者与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突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下是小编
  • 文言文的英文怎么说文言文的英文:1.the literary language used in ancient China and pres
  • 《王孙满对楚子》文言文鉴赏《王孙满对楚子》讲的是: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吞并了一些小国,确立了霸权之后,陈兵周朝边境,问九鼎的轻
  • 狱中杂记           
  • 《宋书谢庄传》的文言文赏析谢弘微的儿子叫谢庄。谢庄,字希逸,七岁就能写文章,长大后,为人明善,容仪俊美,宋文帝见他以后很感到奇异,对尚书仆射
  • 路人献雉文言文翻译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路人献雉文言文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原文楚人有担山雉者。
  • 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
  • 农夫与行者原文道旁有甫田,农夫耕之,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田且甫矣,数息而后一锄,将终岁无能为乎!”农夫闻之,招行者曰
  • 爱莲说语文的文言文翻译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
  • 文言文爱莲说题目附答案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高抗,不慕当世。王莽末,民不堪命,恽西至长安,上书谏莽曰:“臣闻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上天垂戒,欲以陛
  • 工之侨献琴的文言文翻译导语:《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
  • 必背文言文名句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以下是必背文言文名句,欢迎阅读。NO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NO2.言者无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文言文原文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沦涟的水波、落寞的寒山、明灭的灯火,以及深巷的寒犬、村墟的
  • 宋书原文:向靖,字奉仁,小字弥,河内山阳人也。名与高祖祖讳同,改称小字。世居京口,与高祖少旧。从平京城,参建武军事。进平京邑,加宁远将军。京
  • 《后汉书·马援传》文言文翻译及答案《后汉书·马援传》是写马援这个人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后汉书·马援传》文言文翻译及答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在险,乃四顾胆
  • 指导学生用评点法阅读文言文参考评点是我国传统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评,即评论。这种评论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的要点以及用词造句方面的特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