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陆慧晓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9-06 08:51:21
南史
原文: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人,晋太尉玩之玄孙也。世为侍中,皆有名行。父子真,仕宋为海陵太守。时中书舍人秋当见幸,家在海陵,假还葬父,子真不与相闻。当请发人修桥,又以妨农不许。慧晓清介正立,不杂交游。初应州郡辟,举秀才,历诸府行参军,以母老还家侍养,十余年不仕。齐高帝辅政,除为尚书殿中郎。邻族来相贺,慧晓举酒曰:“陆慧晓年逾三十,妇父领选,始作尚书郎,卿辈乃复以为庆邪?”及武陵王晔守会稽,以慧晓为征虏功曹,与府参军沛国刘琎同从述职。琎,清介士也,行至吴,谓人曰:“吾闻张融与慧晓并宅,其间有池,此必有并味。”故命驾往酌而饮之,曰:“饮此水,则鄙吝之萌尽矣。”庐陵王子卿为南豫州刺史,乃使慧晓为长史。别帝,问曰:“卿何以辅持庐陵?”答日:“静以修身,俭以养性。静则人不扰,俭则人不烦。”上大悦。慧晓立身清肃,僚佐以下造诣,必起送之。或曰:“长史贵重,不宜妄自谦屈。”答曰:“我性恶人无礼,不容不以礼处人。”未尝“卿”士大夫,或问其故,慧晓曰贵人不可卿而贱者可卿人生何容立轻重于怀抱终身常呼人位尚书念王晏选门生补内外要局慧晓为用数人而止晏恨之 吏曹都令史历政来谘执选事,慧晓任已独行,未尝与语。帝遣主书单景俊谓曰:“都令史谙悉旧贯,可共参怀。”慧晓谓景俊日:“六十之年,不复能谘都令史为吏部郎也。上若谓身不堪,便当拂衣而退。”帝甚惮之。出为南兖州刺史,俄尔以疾归。卒,赠太常。
(选自《南史•陆慧晓传》,有删改)
译文/翻译: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县人,是晋朝太尉陆玩的玄孙。从陆玩到陆慧晓的祖父陆万载,世代为侍中,都有著名的行事。他的父亲陆子真,在宋朝做官为海陵太守。当时中书舍人秋当被宠幸,他的家在海陵,请假回家埋葬父亲,陆子真并不去他家拜望。秋当请派人修桥,又因为妨碍农活而不答应。陆慧晓清正耿直,不交杂乱人员。最初应州郡的聘请,举为秀才,经历过各府行参军,因为母亲年老回家奉养,十余年没有做官。齐高帝辅政,任命他为殿中郎。邻族都来庆贺,陆慧晓举起酒杯说:“陆慧晓年龄已过了三十,妻子的父亲主管选任,才做了个尚书郎,你们还认为值得再来庆贺么?”到了武陵王萧晔做会稽太守,任命陆慧晓为征虏功曹,与府参军沛国的刘琎一同跟随前往就职。刘琎是个清正的士人,行到吴地,对别人说:“我听说张融与陆慧晓连宅,中间有水,这里必定有奇异的味道。”所以命令车驾前往舀水来喝。他说:“喝了这里的水,则卑鄙吝啬的念头都会消尽。”告别武帝的时候,武帝问他说:“卿怎样辅持庐陵王呢?”回答说:“安静以便修身,俭朴以便养性。安静则世人不扰乱,俭朴则世人不忧烦。”皇上非常高兴。陆慧晓立身清正,僚佐以下的人来访,必定起身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长史身份贵重,不应妄自谦让。”他回答说:“我生性讨厌别人无礼,不容不以礼待人。”他不曾称士大夫为卿,有人问他是什么缘故,陆慧晓说:“贵人不可以称卿,而贱者才可以称卿,人一生中怎么能在心里老是想着轻重呢!”他终身经常都是称呼人的职位。尚书令王晏挑选自己的学生补任朝内外的要职,陆慧晓只为他任用了几个人就停止了。王晏十分恼恨他。吏曹都令史被派来做选拔人才的顾问,陆慧晓一意独行,不曾和他商量。明帝派主书单景俊对他说:“都令史熟悉旧的人事情况,可以一齐商议。”陆慧晓对单景俊说:“六十的年龄,不能再靠咨询都令史来做吏部郎了。皇上如果认为我不能胜任,我便应当拂衣而退。”明帝很怕他。离京担任南兖州刺史,不久因为生病而归乡。死后赠他为太常。
《南史·陆慧晓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答司马谏议书文言文〔宋〕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
- 汉书原文: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
-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7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 宋史原文:镇恭懿王元偓,字希道。端拱元年出阁,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徐国公。至道二年,拜洪州都督、镇南军节度使。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封
- 游虎丘小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导语: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 * 蹲其上”,故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虎丘小记
- 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
-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齐王(司马)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以下皆侧目惮之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愚溪诗序[唐]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
-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
- 虞初新志王士祯原文:某中丞巡抚上江。一日,遣使赍金数千赴京师。途宿古庙中,扃钥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怪之。归以告中丞,中丞大怒
- 王济字巨川,深州饶阳人。父恕,开宝中,知秀州。会盗起,城陷,为盗所杀。济携父骨匿山谷间。既而官军大集,济谒其帅朱乙,陈讨贼之计。乙嘉之,遗以
- 李固原文:闻已渡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
- 王睿,字洛诚,自云太原晋阳人也。父桥,字法生,解天文卜筮。凉州平,入京,家贫,以术自给。历仕终于侍御中散。睿少传父业,而姿貌伟丽。恭宗之在东
- 会和见文言文知识点常用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
- 吴承恩原文:通州李子北游于淮阴,馆于蒋氏。李子素善..貌人,其留于淮也,缙绅国人咸求..之貌。其貌人也,十尝得十。或者问曰:“子之于技也,习
- 道旁李苦文言文翻译导语:对于文言文的翻译,各位需要多多练习。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道旁李苦文言文翻译,供各位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道旁李苦文言
- 文言文通假字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
- 新五代史原文:李嗣昭,汾州太谷县民家子也。太祖出猎,至其家,见其林中郁郁有气,甚异之,召其父问焉。父言家适生儿,太祖因遗以金帛而取之,命其弟
- 高中文言文名句背诵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以下是高中文言文名句背诵,欢迎阅读。1、子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