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言《书山东河工事》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10-06 16:54:30
张惠言
原文:
嘉庆二年,河决曹州,山东巡抚伊江阿临塞之。
伊江阿好佛,其客王先生者,故僧也,曰明心,聚徒京师之广慧寺,诖误士大夫,有司杖而逐之,蓄发养妻子。伊江阿师事之谨。王先生入则以佛家言耸惑巡抚,出则招纳权贿,倾动州县,官吏之奔走巡抚者,争事王先生。河工调拨薪刍夫役之官,非王先生言不用也。不称意,张目曰:“奴敢尔,吾撤汝也!”其横如此。内阁侍读学士蒋予浦,王先生广慧寺之徒也,以母忧去官,游于山东。伊江阿延之幕中,相得甚,奏请留视河工,有旨许之。巡抚择良日,筑坛于公馆之左,僧、道士绕坛诵经者数十人。巡抚日再至,蒋学士、王先生从。及坛,蒋学士北面拜,巡抚亦北面拜;王先生冠毗卢冠,袈裟偏袒,升坛坐,学士、巡抚立坛下,诵经毕,乃去。如是者数月,河屡塞,辄复决。
其明年正月,王先生曰:“堤所以不固,是其下有孽龙,吾以法镇之,某日当合龙,速具扫①!”巡抚曰:“诺!”先期一日,扫具,役夫数百人维扫以须。巡抚至,王先生佛衣冠,手铁长数寸,临决处,呗音诵经咒②。良久,投铁于河,又诵又投,三投,举手贺曰:“龙镇矣!”巡抚合掌曰:“如先生言。”明日,水大甚,巡抚命下扫,众皆谏,不许,扫下,数百人皆死。居数日,王先生又至,投铁者又三,扫又下,死者又数百人,堤卒不合。
张惠言曰:余居江南,辄闻山东河工事,未审;及来京师,杂询之,多目击者。呜呼!佛氏之中人,至此极哉!书其事,使来者有所儆焉!
王先生既蓄发,名树勋,以赀入,待选通判。本扬州人,或曰常州之宜兴人。当其为僧时,故有妻子也,僧号嘿然。嘿然者,亦其未为僧时号。伊江阿谪戍伊犁,王先生送之戍所。闻其将归谒选③云。
注释:①扫:同“埽”,指用石块、树枝等捆扎而成的堵决口用的填塞物。②呗音诵经咒:用和尚念佛经的声调念经文咒语。呗,指梵音赞歌。③谒选:等候吏部选派。
译文/翻译:
嘉庆二年,黄河在曹州一带决堤,山东巡抚伊江阿前往堵塞决口。
伊江阿笃信佛教,他的幕宾有个王先生,原本是僧人,叫做明心,在京城的广慧寺聚集僧众,贻误连累了一些士大夫,官府杖责驱逐他,他便蓄发娶妻生子。伊江阿像对待师傅一样恭谨地侍奉他。王先生经常用佛家的言语怂恿蛊惑伊江阿,并且招聚小人,贿赂权贵,他的权势影响着州县官员,要巴结巡抚的官员,都争着侍奉王先生;负责河工调拨柴草运输的官员,没有王先生的话就不能任用。有不称他的意的,就瞪着眼睛说:“你小子敢这样,我撤你的官!”他就是如此蛮横。内阁侍读学士蒋予蒲,是王先生在广慧寺的徒弟,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在山东游学。伊江阿邀请他到幕府中,双方相处得非常融洽,伊江阿奏请朝廷让蒋予蒲留下监管河工,皇上下旨同意了这件事。巡抚选了个好日子,在公馆的左边筑祭坛,和尚道士围绕着祭坛诵经的有几十人。巡抚每天来两次,蒋学士和王先生跟从。到了祭坛,蒋学士面朝北跪拜,伊巡抚也面朝北跪拜;王先生戴着毗卢帽,穿着袈裟,露出一边臂膀,登上祭坛坐着,学士和巡抚站在坛下,诵经完毕,才离开。像这样好几个月,黄河堤岸堵塞多次,总是又决堤。
第二年正月,王先生说:“河堤不牢固的原因,是它的下面有条孽龙,我设法镇住它,某日河堤一定能合龙,赶快准备赶快准备合龙用物。”巡抚说:“好。”在到期限的前一天,合龙用物准备好了,几百名河工用绳索拴系着合龙用物等待下投。巡抚来了,王先生穿着佛衣戴着佛帽,拿着几寸长的铁片,走到决口的地方,口中念诵经咒。过了好久,将铁片丢到河中,接着又念诵经咒,又丢铁片。丢了三次后,举起手庆贺说:“龙我镇住了!”巡抚合起手掌说:“正像先生所说的。”第二天,河水大涨,巡抚命令投下合龙用物,众人都劝谏,巡抚不同意,合龙用物投下去,几百人都死了。过了几天,王先生又来,又丢了三次铁片,合龙用物又投下去,又死了几百人,河堤最终没有合龙。
张惠言说:我居住江南,总是听说山东河工的事,但不知道是否确实。等来到京城,多方面询问这件事,有很多目击者。唉,佛门中人,竟然做出如此过分的事!我记下这件事,让以后的人有所警戒。
王先生蓄发以后,名叫树勋,交纳银钱取得做官资格,等候吏部选授通判的官职。他本来是扬州人,有人说他是常州宜兴人。在他做僧人时,原本已经有妻儿子女了,他的僧号是嘿然。嘿然也是他未做和尚时的号。伊江阿被贬谪到伊犁戍边,王先生送他到戍边之所。听说王先生将回去等候吏部选派。
张惠言《书山东河工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宋史列传二十九》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自言兖国公四十五世孙。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
- 文言文《智囊明智部苏东坡》原文及翻译原文:苏东坡知扬州,一夕梦在山林间,见一虎来噬,公方惊怖,一紫袍黄冠以袖障公,叱虎使去。及旦,有道士投谒
- 汉书原文: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衡射策甲科,调补平原文学。元帝初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前将
- 文言文名人名句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以下是文言文名人名句,欢迎阅读。NO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NO2、实事求
- 文言文注释解析欣赏峨冠大带之士,一量睹轻蓑小笠额飘飘然逸也,示必不动其咨嗟;长筵 广席之豪,一量遇疏帘净几悠悠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绻恋。人奈何
- 文言文中易误读的字归纳1、通假异读。文字通假,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通假字跟本字的读音大多不同,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读本字的音。如学而时习之
- 陈情表文言文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3、夺:舅夺母志(改变)4、祚
- 周起字万卿,淄州邹平人。生而丰下,父意异之,曰:“此儿必起吾门。”因名起。幼敏慧如成人。意知卫州,坐事削官,起才十三,诣京师讼父冤,父乃得复
- 误会文言文天暗寒,孤往。忽忆囊中物,解囊视之,惊觉:此非余之物。吾急反,入门而环视。无人。遂载囊中物返。是夜三更,解衣欲睡,老母唤之。心中忐
- 永某氏之鼠柳宗元原文: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③,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④庖厨,悉以姿鼠,不问
- 《妪与虎》文言文阅读题妪与虎曾有老妪①山行,见一兽如大虫,羸然跬步②而不进,若伤其足者(A)。妪因即③之,而虎举前足以示妪(B)。妪看之,乃
- 一、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
- 归有光原文:府君姓归氏,讳椿,字天秀。大父讳仁,父讳祚,母徐氏。嘉靖十五年初八日卒,年七十一。 按,归氏出春秋胡子,后灭于楚,其子
- 《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练习题五柳先生传(10分)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 《师说》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参考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
- 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颜回好学中考颜回好学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
- 《石碏谏宠州吁》文言文赏析《石碏谏宠州吁》讲了这么个故事:卫庄公过于溺爱儿子(州吁),有大臣如石碏者,劝谏庄公不得,而州吁从此骄奢淫逸,最后
- 工之侨献琴原文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
- 小石潭记原文及译文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