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刘黻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10-05 15:50:15
宋史
原文: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早有令名,年三十四,以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侪辈已翕然称之。时丁大全方为台属,劾奏丞相董槐,将夺其位。黻率同舍生伏阙①上书,言朝廷进退大臣,须当以礼。书上,忤执政,送南安军安置,归别其母解氏。解氏曰:“为臣死忠,以直被贬,分也。速行!”黻至南安,尽取濂、洛诸子之书,摘其精切之语,辑成《濂洛论语》十卷。
及大全贬,黻还太学。未几,侍御史陈垓诬劾程公许,右正言蔡荥诬劾黄之纯,二公罢出,黻又率诸生上书言:比年朋邪记焰,缄默成风,奏事者不过袭陈言、应故事而已。幸而之纯两疏,差强人意。乃今软媚者全身,鲠直者去国。一之纯去,若未害也,臣恐道路以目,欲言辄沮,而公论之脉自此绝矣。
又谏游幸疏曰:天下无道,人主以逸乐而忘忧勤。陛下春秋尚少,作而不法,后嗣何观?大凡人主不能无过,脱有过言过行,宰执、侍从当言之,给舍、台谏当言之。今陛下未为不知道,未为不受人言,宰执惧有所专而不敢奏,给舍、台谏惧有所忤而不敢言,更如此者数年,将何以为国?故政事由中书则治,不由中书则乱,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
会丁父忧去位,服除,授集英殿修撰,沿海制置、知庆元府事。建济民庄,以济士民之急,资贡士春官之费,备郡庠耆老缓急之需。又请建慈湖书院。八年,召还,拜刑部侍郎,升监察御史,累官至吏、工部尚书,兼修玉牒②,兼侍读。十年,丁母忧。
德佑元年,江上溃师。丞相陈宜中起复黻为端明殿学士,不起。及贾似道、韩震死,宜中谋拥二王③由温州入海,以兵逆黻共政,将逊相位。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选自《宋史•刘黻传》有删节)
【注】①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②玉牒:中国历代皇族族谱称为玉牒.③二王:指临安陷落时,陈宜中拥立益王赵瘴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赵禹为副元帅。
译文/翻译: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很早就有好的名声。三十四岁时,他在淳祐十年应试进入太学,同辈人已经一致称赞他。当时丁大全正在zuo6*台属,上书弹劾丞相董槐,打算夺取董槐的相位。刘黻率领太学同舍直接向皇帝上书,说朝廷任免大臣,应当依照礼仪。奏疏送上去,得罪了执政者,被遣送到南安军营里安置。临走前,刘黻回家向母亲解氏告别。解氏说:“做人臣的为国尽忠而死,因为直谏而获罪,这是为臣的职责。你赶快去吧!”刘黻到达南安,收取前了代濂、洛诸子全部的书籍,挑选那些精切的言论,编辑汇集成了《濂洛论语》十卷。
等到丁大全因罪罢免,刘黻被召回太学。没过多久,侍御史陈垓诬陷弹劾程公许,右正言蔡荥诬陷弹劾黄之纯,二公被罢黜,刘黻又率领各级生员上书说:近年朋党小人嚣张,缄默形成风气,奏事的人不过说些陈年旧事来应付罢了。幸好黄之纯的两篇疏论勉强使人满意。如今却是软弱的人保全自己,耿直的人离开京都。一个黄之纯离开,好像没有什么大害,我担心的是今后路上遇到的人都是以目示意,想讲话就被制止,而公众论事的途径就此断绝了。
刘黻又上奏了《谏游幸疏》,说:天下无道,国君因为安逸享乐而忘记为国事而忧劳。皇上年纪还轻,等到主持国家大事的时候,政令全部由你发出,做事如果不合法度,后世子孙们将会怎么看呢?大凡国君不可能不犯错,如果有了不对的言行,宰执、侍从应当指出来,给舍、台谏也应当指出来。现在皇上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也不是不接受他人的意见,而是宰执害怕有所专断而不敢上奏,给舍、台谏害怕有所抵触而不敢讲出来,像这样再经过几年,将拿什么来治理国家?所以政事交由中书天下就太平,不交由中书天下就混乱,天下的事应当交与天下人共同治理,不是皇帝个人私有的就可以为所欲为呀!
碰巧,刘黻遭遇父亲的丧事离职,服丧归来,被授予集英殿修书编撰兼沿海制置使,主持庆元(今宁波)府的政事。他修建济民庄,用来救济当地百姓的危困,资助贡士进京考试的费用,预备郡学那些老先生们的紧急之需。他又请求修建慈湖书院。
德佑元年,宋军在长江沿岸溃败。丞相陈宜中重新起用刘黻做端明殿学士,刘黻不赴任。等到贾似道、韩震死了,陈宜中打算拥立广、益二王从温州移师海上,带兵迎接刘黻共理政事,将位仅次于丞相。于是刘黻将宗祀后事托付给他的弟弟成伯,毅然赴任。到了广东罗浮后,因为患病去世。他的妻子林氏携带全家投海为国殉难。不久,南宋海上的力量也被瓦解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欧阳修原文:①郑之盗,有入樊侯庙刳神像之腹者。既而大风雨雹,近郑之田麦苗皆死。人咸骇曰:“侯怒而为之也。”②余谓樊侯本以屠狗立军功,佐沛公至
- 韩愈原文:愈白进士刘君足下: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
- 陶渊明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
- 原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译文/翻译:梨花淡淡的白,柳树,浓浓的青,柳絮儿,飘飘洒洒,梨花儿,布满
- 魏书原文:子昱,字元晷。起家广平王怀左常侍。怀好武事数出游猎昱每规谏正始中以广平王国臣多有纵恣公行属请于是诏御史中尉崔亮穷治之唯昱以忠谏得免
- 旧唐书原文:敬播,蒲州河东人也。贞观初,举进士。俄有诏诣秘书内省佐颜师古、孔颖达修《隋史》,寻授太子校书。史成,迁著作郎,兼修国史。与给事中
-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送达,送来。(存问致赐《汉书?武帝纪》)2、表达,表示。(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3、达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
- 苏洵《木假山记》原文木之生,或孽而殇①,或拱②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
- 公孙仪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6分)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
- 初中文言文名句导语:初中语文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通过文言文的学习,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文
- 金农与苍头 寿门①“所得苍头②,皆多艺。其一善攻砚,所规模甚高雅。寿门每得佳砚石,辄令治之。顾非饮之数斗
- 智子疑邻文言文翻译智子疑邻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给别人提意见时要注意与别人的亲疏关系,如果与别人的关系较好,并且此人心胸宽广,则可提意见。 下面是
- 丁 前 溪蒲松龄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之为人。御史行台按访之。丁亡去。至安丘,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来,馆谷
- 乘隙刺偷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
-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的翻译《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
- 旧唐书原文:刘昌,字公明,汴州开封人也。出自行间,少学骑射。史朝义遣将围宋州,昌在围中,连月不解,城中食尽,贼垂将陷之。刺史李岑计蹙,昌为之
- 戴名世原文: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②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
-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书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是时曹操遗权书(赤)②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③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
- 八佾离娄下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
-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