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应劭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7-24 04:45:52
后汉书
原文:
应劭字仲远。少笃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孝廉,辟车骑将军何苗掾。中平二年,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为寇,东侵三辅,时遣车骑将军皇甫嵩西讨之。嵩请发乌桓三千人。北军中候邹靖上言:“乌桓众弱,宜开募鲜卑。”事下四府,大将军掾韩卓议,以为“乌桓兵寡,而与鲜卑世为仇敌,若乌桓被发,则鲜卑必袭其家。乌桓闻之,当复弃军还救。非唯无益于实,乃更沮三军之情。邹靖居近边塞,究其态诈。若令靖募鲜卑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劭驳之曰:“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唯至互市,乃来靡服。苟欲中国珍货非为畏威怀德计获事足旋踵为害臣愚以为可募陇西羌胡守善不叛者简其精勇多其牢赏。太守李参沉静有谋,必能奖厉得其死力。”韩卓复与劭相难反复。于是诏百官大会朝堂,皆从劭议。三年,举高第,再迁,六年,拜太山太守。初平二年,黄巾三十万众入郡界。劭纠率文武连与贼战,前后斩首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辎重二千两,贼皆退却,郡内以安。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建安二年,诏拜劭为袁绍军谋校尉。时始迁都于许,旧章堙没,书记罕存。劭慨然叹息,乃缀集所闻,著《汉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劭所立。撰《风俗通》,以辩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文虽不典,后世服其洽闻。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皆传于时。后卒于邺。
(节选自《后汉书·应劭传》)
译文/翻译:
应劭字仲远。少年时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被举为孝廉,召任车骑将军何苗的掾吏。中平二年,汉阳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一起为寇犯边,向东侵入三辅,当时(朝廷)派车骑将军皇甫嵩向西讨伐他们。皇甫嵩请求调发乌桓族三千人(配合作战)。北军中候邹靖上书道:“乌桓之兵势弱,应公开招募鲜卑。”事情下到四府讨论,大将军掾韩卓提议,认为“乌桓兵少,而与鲜卑世代为仇敌,如果乌桓被征调,那么鲜卑一定会袭击他们的家园。乌桓听说了,一定又会放弃作战回去救援。不只是对事情没有益处,而且还影响三军的情绪。邹靖住在边境附近,了解他们的虚伪欺诈。如果让邹靖募鲜卑轻骑五千,肯定有破敌的效果。”应劭反驳他道:“鲜卑远在漠北,像狗和羊那样结成群,没有君长的统帅,没有定居的房屋,而且天性贪婪can6*暴,不讲信义,所以数次进犯边塞,而且从不安宁。只有到了开互市的时候,才来归服。他们只是想得到中国的珍宝财物,并不是因为害怕威严和怀念恩德。计谋得逞、要求满足后,转过身便又为害。臣觉得可以招募陇西羌胡中能够遵守善行而不背叛的人,挑选其中精锐勇敢的人,增加对他们的赏赐。太守李参沉静而有谋略,必能通过奖励让他们效死力。”韩卓又与应劭互相反复辩论。于是(朝廷)诏令百官齐聚朝堂,(大家)都同意应劭的看法。三年,应劭被推举为高第,再次升迁,六年,拜太山太守。初平二年,黄巾军三十万人攻入郡界。应劭召集文武连续与贼(指黄巾军)交战,先后斩首数千个,获俘虏老弱万余人,辎重二千两,贼兵于是全都退走,郡内得以安宁。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和儿子曹德从琅玡进入太山,应劭派兵迎接他们,未到时,徐州牧陶谦素来怨恨曹嵩的儿子曹操数次攻打他,就派轻骑追击曹嵩、曹德,并把他们杀死在郡界。应劭害怕曹操杀来,弃郡投奔冀州牧袁绍。建安二年,皇帝下诏拜应劭为袁绍军谋校尉。这时刚迁都许昌,旧的典章全没有了,书籍记载保存很少。应劭感慨叹息,于是搜集整理所见所闻,著《汉书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是应劭所设计创立。又撰写了《风俗通》,来辨别事物的类别及名称,解释当时世俗的疑惑。文字虽不够典雅,但后人佩服他的广博见闻。他的著述共有一百三十六篇。又作了《汉书》集解,在当时都得以流传。后来在邺去世。
《后汉书·应劭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人教版《苏武传》原文译文已校对作者EMAIL:wangbenquan@126.com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
-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②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③陵叩头自
-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
- 舒元舆原文: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其体趫②、其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 明史原文: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祖贵,户科给事中。父宝,永州知府。顺之生有异禀。稍长,洽贯群籍。年三十二,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
- 三国志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
- 语文文言文试题和答案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宋]范仲淹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予。予尝经略陕西,知君最为详,惧遗其
- 梁尝有疑狱文言文翻译导语:《梁尝有疑狱》选自《新序·<杂事>四》。《新序》,西汉刘向撰。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仅存十卷。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 帝疾大渐,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
- 姚鼐原文:闽县郑君讳际熙,字大纯,为人介节而敦谊,勤学而远志,年三十六,终于举人,而士知其生平者,靡弗思焉。君初为诸生,家甚贫,借得人地才丈
- 张景宪文言文翻译张景宪文言文你有没有读过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 张景宪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宋史原文: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以父师德
- 录桃源画记(唐)舒元舆四明山道士叶沈,囊出古画,画有桃源图。图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按《仙记》,分灵洞三十六之一支。其水趣流,势与江河同。有
- 文言文南辕北辙鉴赏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 史记文言文翻译《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各位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史记中的白起王翦和范雎的翻译吧!史记文言文翻译1《史记·白起王
- 晋书原文: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也。曾祖潜,太子 ,汉末避地会稽,因家焉。愉年十三而孤,养祖母以孝闻,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
- 一屠暮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原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
- 张孝基仁爱文言文练习题张孝基仁爱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
- 后汉书杨琁传文言文翻译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高祖父杨茂,本河东人,跟随光武帝征伐,做了威寇将军,封为乌伤新阳乡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后汉
- 明史原文:崔景荣,字自强,长垣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平阳府推官。擢御史,劾东厂太监张鲸罪。巡按甘肃、湖广、河南,最后按四川,积台资十八年。播
- 韩愈《获麟解》【原文】 麟之为灵①,昭昭也②。咏于《诗》③,书于《春秋》④,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