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谳》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5-19 12:28:39
聊斋志异
原文:
青州居民范小山,贩笔为业,行贾未归四月间,妻贺氏独居,夜为盗所杀是夜微雨,泥中遗诗扇一柄,乃王晟之赠昊蜚卿者晟,不知何人;吴,益都之素封与范同里,平日颇有佻达之行,故里党共信之郡县拘质,坚不伏,惨被械梏,诬以成案驳解往复,历十余官,更无异议
周元亮先生分守是道,录囚至吴,若有所思因问:“吴某sha6*人,有何确据?”范以扇对先生熟视扇,便问:“王晟何人?’’并云不知又将爰书④细阅一过,立命脱其死械,自监移之仓范力争之,怒日:尔欲妄杀一人便了却耶,抑将得仇人而甘心耶?”
疑先生私吴,俱莫敢言
先生标朱签,立拘南郭某肆主人主人惧,莫知所以至则问日:“肆壁有东莞李秀诗,何时题耶?,,答云:‘‘旧岁提学案临,有日照二三秀才,饮醉留题,不 知所居何里”
遂遣役至日照,坐拘李秀数日秀至,怒日:“既作秀才,奈何谋sha6*人?”秀顿首错愕,日:无之!”先生掷扇下,令其自视,日:“明系尔作,何诡托王晟?”秀审视,日:“诗真某作, 字实非某书,,日:“既知汝诗,当即汝友谁书者?’’秀日:“迹似沂州王佐”乃遣役关拘王佐佐至,呵问如秀状佐供::此益都铁商张成索某书者,去晟其表兄也“先生曰 “盗在此矣”执成至,一讯遂伏
先是成窥贺美,欲挑之,恐不谐,念托于吴,必人所共信故伪为吴扇,执而往,谐则自认,不谐则嫁名于吴,而实不期至于杀也逾垣入,逼妇妇因独居,常攀刃自卫既觉,提成衣,操刀而起成惧,夺其刀妇力挽,令不得脱,且号成益窘,遂杀之,委扇而去
三年冤狱,一朝而雪,无不诵神明者,然终莫解其故后邑绅乘间请之,笑日:“此最易知细阅爰书,贺被杀在四月上旬,是夜阴雨,天气犹寒,扇乃丕垒之塑!凯查坚垫之时,反携此以增累者?其嫁祸可知向避雨南郭,见题壁诗与箑头之作,口角相类,故妄度李生,果因是而得真盗”闻者叹服
[注]①谳(yan):审判定罪②素封:指无官位的富裕之家③分守是道:周元亮在清康熙年间曾任 山东青州海防道④爰书:记录囚犯供辞的法律文书⑤箑(shd):扇子
译文/翻译:
青州有个居民叫范小山,以贩笔为职业,在外地经商没有回家这年四月,他的妻子贺氏一个人在家生活,一天夜里被凶犯杀死这天夜里下了小雨,泥里遗留下一把题诗的扇子,是王晟赠送给吴蜚卿的王晟,不知道是什么人;吴蜚卿,则是益都的大财主,和范小山是同乡,日常行为很不检点,所以乡邻们都相信是他杀了人郡县府将他拘捕审问,他坚决不认罪,惨遭酷刑,被屈打成招定了案经地方和上级机关反复审理,历经十几个官员之手,都没有不同意见
周元亮先生补为山东青州海防道,复审在押囚犯到了吴蜚卿时,像是有些想法于是问道:“判吴某sha6*人,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吗?’’范小山拿诗扇来回答周先生仔细看了看扇子上的字迹,便问道:“王晟是什么人?”大家都说不知道他再把记录供词的案卷拿来细读一遍,立刻命令脱掉吴蜚卿死牢的枷,由关押死刑犯的内牢移到关押一般犯人的外监范小山强力争辩,周先生生气地说:“你是想随便杀掉一个人就了结了呢,还是想找到真正的仇人才甘心呢?”大家都怀疑周先生偏袒吴蜚卿,可都不敢说出口
周先生写好朱签,立即拘拿城南某店铺的主人那主人很害怕,不知道为什么抓他到了衙门,周先生就问他说;“你店铺的墙上有东莞李秀的题诗,那是什么时候题写的?”店主回答说:去年提学使来这里主持科考,有来自曰照的两三个秀才,喝醉酒留下了题诗,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于是派遣差役到日照县去,拘捕李秀质对几天后李秀被带到,周先生发怒说:‘‘你既然做了秀才,怎么还去谋划sha6*人呢?”李秀连忙叩头,十分吃惊,说:没有这回事!周先生把扇子扔给他,让他自己看,说:“明明是你作的诗,为什么要假托王晟呢?李秀仔细看过,说道:“这上面的诗确实是我作的,字则确实不是我写的”周先生说:既然知道你的诗,这人一定是你的朋友是谁写的呢?”李秀说:“从字迹上看像是沂州人王佐写的于是就派遣差役发公函拘捕王佐王佐到后,像审问李秀时一样审问他王佐供称:这是益都做铁货生意的张成求我写的,他说王晟是他的表哥”周先生说:“凶犯在这里了”把张成抓来,一经审问他就认了罪
在这之前,张成看到贺氏很漂亮,就想去挑逗她,又担心事情不顺利,就想着如果假冒吴蜚卿,大家一定都相信所以他就假作了一把吴蜚卿的扇子,拿着它去贺氏家,打算如果事情顺利自己就承认下来,若是不川页利就嫁祸给吴蜚卿,但确实没有想到会到sha6*人的地步那夜他翻墙而过,逼迫贺氏贺氏因为独居,一直准备着一把刀来自卫她发觉之后,抓住张成的衣服,拿着刀站起来张成很害怕,夺下了她的刀贺氏用力抓着他,不让他脱身,并且大声呼叫张成这时更加窘迫,就把贺氏杀了,丢下扇子离去
沉积三年的冤案,一下子得以昭雪,人们没有不称赞周先生断案神明的,但终究这其中的缘故后来本地士绅趁空向周先生请教,周先生笑着说:“这是很容易明白的细读了供词案卷,贺氏被杀在四月上旬,当夜又是阴雨天,天气还比较冷,这时扇子不是急用的东西,哪里有在忙迫的时候,还要携带着扇子来增加拖累的道理呢,想用它嫁祸于人是显而易见的我曾经在城南避过雨,看到那酒店题壁之诗和这扇子上的诗,口气相似,所以姑且猜测是李生所为,果然通过这一点而捕获了真凶”听到的人都很叹服周先生的才智
《诗谳》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
- 黠猱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黠猱》应该怎么进行翻译比较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黠猱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
- 《世说新语﹒政事》文言文练习及答案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 滕王阁序原文及译文滕王阁序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滕王阁序原文及译文,希望
-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
-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一、文学常识: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 五柳先生 ,谥号 靖 节 ,入刘宋后改名 陶 潜
- 北齐书原文: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
- 左传原文:楚子之在蔡也,矍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大 子建。及即位,使伍奢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无宠焉,欲谮诸王,曰:“建可室矣。”王为
- 旧唐书原文:郭孝恪,许州阳翟人也,少有志节。隋末,率乡曲数百人附于李密,令与徐勣守黎阳。后密败,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阳翟郡公,拜宋州剌史。其
- 文言文《鸿门宴》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军、击、内、如、信、谢、意、坐、举、胜、斗、置”等重点实词,掌握文中词类活用,成份省略及疑
- 《劝学》文言文教学方案在教《劝学》一课时,我事先并没有告诉学生这一节课要学什么,而是让学生做下面的“造句”练习:①事物经过变化,可以得到发展
-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 《左传哀公》文言文翻译原文二十六年夏五月,叔孙舒帅师会越皋如、后庸、宋乐茷,纳卫侯。文子欲纳之,懿子曰:「君愎而虐,少待之,必毒于民,乃睦于
- 有关描写描写冬天的古诗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
- 真画师文言文翻译庄子在《外篇·田子方》中,塑造了一个真画师的形象:“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然不
- 文言文《后汉书·李通列传》练习题及答案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
- 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其秋,周襄王弟带以
- 《新唐书侯君集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
- 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