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谢翱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06 18:20:24
宋濂
原文:
①谢翱,字皋羽,福之长溪人,后徙建之浦城。父钥,至孝,居母丧,哀毁庐墓,终身不仕。通《春秋》,著《春秋衍义》、《左氏辨证》传于时。翱世其学,试进士不中,落魄漳、泉二州,倜傥有大节。会丞相文天祥开府延平长揖①军门,署咨事参军,声动梁、楚间,已复别去。
②及宋亡,天祥被执以死,翱悲不能禁,只影行浙水东,逢山川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处及其时、号②相类,则徘徊顾盼,失声哭。严有子陵台,孤绝千丈,时天凉风急,翱挟酒以登,设天祥主荒亭隅,再拜跪伏,酹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悲思不可遏,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歌阙,竹石俱碎,闻者为伤之,然其志汗漫超越,浩不可御,视世间事无足当其意者。独嗜佳山水,雁山天姥、金华洞天……,搜奇秘,所至即造游录,持以夸人,若载七宝③归者。……其诗直逆盛唐而上不作近代语卓卓有风人之余。文尤崭拔峭劲,雷电恍惚,出入风雨中,当其执笔时,瞑目遐思,身与天地俱忘。每语人曰:“用志不分,鬼神将通之。”其苦索多类此。婺睦人士,翕然从其学。
③赞曰:翱一布衣尔,未尝有爵位于朝,徒以被天祥之知,ma6*衣绳屦,章皇山泽间,若无所容其身,使其都重禄,受社稷民人之寄,其能死守封疆决矣。翱不负天祥,肯背国哉?翱盖天下之士也。
(节选自《宋濂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①长揖:投拜。②号:名称。③七宝: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也指珠宝、白象宝等七种宝物。
译文/翻译:
谢翱,字皋羽,福建长溪人。他的父亲谢钥为人非常讲孝道,为母亲服丧期间,悲伤地拆掉自己的房屋住在墓边守孝,并且终身没有做过官,精通《春秋》,写了《春秋衍义》《左氏辨证》,流行于世。谢翱没有考中进士,落魄地住在漳、泉二州,风流洒脱,具有高远宏大的志节。正赶上丞相文天祥在延平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让谢翱暂时代理谘事参军。
等到南宋灭亡以后,文天祥被俘而死,谢翱悲痛难忍,只身在浙江以东地区游荡。遇到高山大川、池苑台榭、云雾草木,如果与他跟文天祥分别时的情景正好相似,他就会失声痛哭。浙江桐庐建有东汉时期的严子陵台,威严高耸达千丈。当时天寒风大,谢翱带着酒登临高台,在台上荒亭的一角设立文天祥的牌位,举手行了两遍礼,然后跪倒在地。祭奠完毕,多次嚎啕痛哭,又拜了两遍礼才站起身。谢翱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就用竹如意敲击着身边的岩石,高唱楚地的歌谣来为文天祥招魂。唱完以后,竹如意与石头都碎了。
谢翱特别喜欢风景优美的山水,雁山的鼎湖、沃州的天姥山、四明山的金华洞,他到达后就造访游览。累了,就憩息在浦阳江岸边,等来到睦州的白云村,与隐士方凤、吴思齐昼夜吟诗。他的诗风直追盛唐。当他挥笔写作时瞑目遐思,忘记了自己与周围的一切。他常常对别人说:“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鬼神都会回避。”他深思苦索大都如此。婺、睦二州的文人墨士都纷纷跟着他游学。到了元甲午年间,谢翱离开当地来到杭州西湖居住,前朝的遗老还有很多活着的,他们都诧异自己与谢翱相见恨晚。第二年乙未年间,谢翱因为肺病发作而死,时年四十七岁。在他快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妻子说:“我远离家乡千里,所交的朋友唯有韶卿、子善最亲近,无异于亲兄弟,小心收拾好我的文稿和尸骨托付给他们。”韶卿即方凤,子善即吴思齐。不久方凤等人果然来到,把谢翱安葬在严子陵台的南面,用谢翱的文稿来为他殉葬,采伐石材刻上“粤谢翱墓”的字样。
我称颂评价他说:谢翱不过是一介平民,在朝中不曾有什么高官爵位,只因为受到了文天祥的知遇,就穿着ma6*衣、草鞋,终日奔波于高山大泽之间。谢翱不辜负文天祥的知遇,难道会辜负国家吗?谢翱可以说是才德非凡之士。(不完全对应)
宋濂《谢翱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陈禾传》文言文翻译导读: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
- 晋书原文: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温尝谓之曰:“谢據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①。皆难得之才
- 《登徒子·好色赋》文言文阅读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
- 王概原文:始余闻孝肃祠在庐郡南城之香花墩。墩隆然水中,径以长桥,既隔尘嚣,复多高柳芙蕖之属。水木明葱,凫鱼上下,颇极林野之盛也。及客合州,冬
-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亳州蒙城人。曾祖琼,祖继勋,皆有勋王室,至节度使。母曹氏,慈圣光献后姊也,故后少鞠宫中。时英宗亦在帝所,与后年同,仁宗谓
- 蛇衔草原文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
- 文言文徐渭明史及译文徐渭,字文长,山阴人。十余岁仿扬雄《解嘲》作《释毁》,长师同里季本。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与歙余寅、鄞沈明
-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母臧氏。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颜回。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
- 新唐书原文:李泌,字长源,七岁知为文。玄宗开元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难禁中①。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辩注射,坐人皆屈。帝异之,
- 比较阅读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比较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
- 薛万均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薛万均,本燉煌人,后徙京兆咸阳。父世雄,大业末为涿郡太守,万均与弟万彻因客幽州,以材武为罗艺
- 晋献骊姬刘向 骊姬者,骊戎之女,晋献公之夫人也。初,献公娶于齐,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生公子重耳、夷吾。献公伐骊戎,克之,获骊
- 《百家姓.连》文言文的历史来源历史来源1、出自远古颛顼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
- 文言文中非重点句式(一)固定格式文言文里还有一些固定格式,需要牢牢记住。(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
-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
- 语文文言文虚词乎的用法(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归有光《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
- 梅花词1、梅花落南北朝·鲍照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 明史原文: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迁易州兵备副使。俺答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超拜选右佥都御史代之。与侍郎
- 三国志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