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之《所谓“杀青”,以斩竹得名》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4-13 02:21:13
宋应星《天工开物》)
原文:
所谓“杀青”,以斩竹得名,“汗青”以煮沥得名,“简”即已成纸名,乃煮竹成简。后人遂疑削竹片以纪事,,币又误疑“韦编”为皮条穿竹札也。秦火未经时,书籍繁甚,削竹能藏几何?如西番用贝树造成纸叶,中华又疑以贝叶书经典。不知树叶离根即焦,与削竹同一可哂也。
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当笋生之后,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砍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塘水有涸时,则用竹规通引,不断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工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控桶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凡煮竹,下锅用径四尺者,锅上泥与石灰捏弦,高阔如广中煮盐牢盆样,中可载水十余石。上盖捏桶,其围丈五尺,其径四尺余。盖定受煮,八日已足。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内洗净。其塘底面、四维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防泥污。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捅内水滚沸,即取出别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烧滚再淋。如是十余日,自然臭烂。取出入臼受舂,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
凡抄纸槽,上合方斗,尺寸阔狭,槽视帘,帘视纸。竹麻已成,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其中,则水干自成洁白。凡抄纸帘,用刮磨绝细竹丝编成。展卷张开时,下有纵横架框。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授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俏绳入棍,如榨酒法,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细铜镊逐张揭起焙干。凡焙纸先以土砖砌成夹巷,下以砖盖巷地面,数块以往,即空一砖。火薪从头穴烧发,火气从砖隙透巷外,砖尽热,湿纸逐张贴上焙干,揭起成帙。
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故造此者名曰火纸。荆楚近俗,有一焚侈至千斤者。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铅山诸邑所造柬纸,则全用细竹料厚质荡成,以射重价。最上者曰官柬,富贵之家通刺用之。其纸敦厚而无筋膜,染红为吉柬,则先以白矾水染过,后上红花汁云。
(取材于宋应星《天工开物》)
译文/翻译:
所谓“杀青”,是从砍竹得到的名称,“汗青”是从蒸煮得到的名称,“简”是已经制成的纸的别名,是煮竹做成“简”。(因为是煮竹做成“简”),后人于是就猜度削竹片来记事,并且还错误地揣测“韦编”的意思就是用皮条穿编竹简。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书籍多得很,削竹片(记事)又能写多少东西呢?如同西域一带(的人)用贝树造成纸页,中国(有人)又猜度(是)用贝树叶书写经文典籍。(他们)不懂得树叶离根就会焦枯(的道理),(这)跟削竹(记事的说法)同样可笑。
造竹纸多在南方,而福建省最为盛行。当竹笋生出以后,(先)观察山沟(里的竹林)的深浅(长势),那竹子以将要生枝叶的嫩竹为(造纸的)上等材料。(每年)节令到了芒种便可上山砍伐竹子。(把竹秆)截成五到七尺长,就在本山开一口山塘,向其中注水(来)漂洗浸泡(竹料)。担心塘水有干涸的时候,就用竹制导管引水,不断注入山上流下来的水。浸泡到一百天开外,(把竹子从塘内取出)加工槌洗,洗掉粗壳与青表皮。其中竹纤维形状就像苎麻一样,(再)用上好的石灰化成灰浆,涂在竹料上,放入栓捅里蒸煮,烧火以八天八夜为标准。
蒸煮竹子,下竹用直径四尺的锅,锅上用泥与石灰把边缘透气处封死,高度和宽度如同广东沿海地区煮盐的牢盆那样,里面可以装下十多石水。上面盖上楻桶,它的周长一丈五尺,它的直径四尺多。盖好后蒸煮,八天就足够了。停止加热一天后,揭开楻桶,取出竹料,放到清水漂塘里洗干净。那漂塘底部、四周都用木板合缝砌好,来防止(沾染)泥污。(竹料)洗净后,用柴灰水浸透,再放入锅内,(在)锅内按平,(上面)平铺稻草灰一寸左右。捅中水滚沸后,就取出竹料(放入)另一捅中,仍然用草木灰水淋洗。如果草木灰水冷却了,烧滚沸再淋洗。像这样十多天,竹料自然就会蒸烂。(把它)拿出来放入石臼捣碎。捣碎到形同泥面(的样子),倒入抄纸槽中。
抄纸槽(的形状)像个方斗,(它的)尺寸宽窄,槽看纸帘(的大小而定),纸帘看纸张(的尺幅来定)。竹料制成后,抄纸槽内的清水浸泡在竹料上面三寸左右,在其中加入纸药水汁,那么(纸)水干后自然变成洁白。抄纸帘,是用刮磨得极其细的竹丝编成,展开纸帘时,下面有纵横(而成的)框架(支撑)。两只手拿着抄纸帘放进(纸桨)水中,摇动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纸的)厚薄由人的手法来而定,轻轻摇动(纸)就薄,重重摇动(纸)就厚。竹料浮在纸帘上时,水便从四边下流到槽里。然后翻转纸帘,让纸落到木板上,叠积成千上万张。(等到)数量够了就用木板压在上面,(捆上)绳子插进棍子,像榨酒的方法那样,让(纸内)水分压净完全流干。然后用轻细的铜镊(把纸)逐张揭起烘干。烘焙纸张,先用土砖砌成夹巷,下面用砖盖夹巷底部,几块砖以上就空出一块砖。薪火从巷端炉口烧起,火的热气从砖缝透过夹巷,(使得)外面的砖都发热,(把)湿纸逐张贴(在夹巷)上烘干,(再)揭下来放成一叠。
盛唐时期(拜)神(祭)鬼的事情繁多,(祭祀时)用(烧)纸钱代替烧帛,因而制造的这种纸称为火纸。荆楚一带近来的风俗有一次烧(火纸)多到上千斤的。这种纸十分之七(用于)供(祭祀)阴间(的人)焚烧,十分之三供(活着的)人日常使用。其中最粗糙的并且厚的纸称为包裹纸,是(用)竹料和隔年晚稻的禾秆制成的。至于铅山各县制造的柬纸,是完全使用细竹料加厚抄成的,用来谋求高价。最上等的纸称为官柬纸,富贵的人家(制作)名片用它。这种纸纸质厚实而没有筋头,染红(后)做(办喜事的)吉柬纸,先用白矾水浸过,再染上红花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苏轼徒知徐州》是一篇文言文章,讲述的是苏轼为抗灾做出的'贡献,赞颂他过家门不入的精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徙
- 韩延徽传文言文阅读题吉大南翻译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梦殷,累官蓟、儒、顺三州刺史。延徽少英,燕帅刘仁恭奇之,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
-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小课题结题报告经过整整一学年多的教学研究,我对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思考:现在,中学语文教学,致使学生
- 旧唐书原文:杨再思,郑州原武人也。少举明经,授玄武尉。充使诣京师,止于客舍。会盗窃其囊装,再思邂逅遇之,盗者伏罪,再思谓曰:“足下当苦贫匮,
- 旧五代史原文: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父文操,本府军校,官至检校尚书左仆射。以全节之贵,累赠太师。全节少从军旅,同光末,为捉生指挥使。
- 悼钱学森文文言文己丑年甲戌已酉,阴风卷地,天犹呜咽,冷雨不绝。国之伟才,万世功臣钱学森永诀吾等矣!神舟所以冲天,吾华所以强于天下,盖追斯人之
- 愚人食盐文言文道理愚人食盐,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下面是关于愚人食盐文言文道理的内容,欢迎阅读!愚人食盐作者:伽斯那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迁易州兵备副使。俺答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超拜选右佥都御史代之。与侍郎江东、总兵
- 《黄鹤楼》的文言文及评析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作者:崔颢原文 Original Text译文 Translated Text昔人已乘黄鹤去
- 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
- 原文: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
- 初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整合妙 ①众妙毕绝②以为妙绝(a形容词:奇妙b名词:妙处)名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③命之者
- 王充市肆博览原文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逐
- 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
-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
- 虞公拒谏文言文翻译虞公拒谏又叫《宫之奇谏假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虞公拒谏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
- 画竹文言文赏析文言文《画竹》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余家有茅屋三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阳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
-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韩信),(黥)布因心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贲赫自以为
-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清]龚自珍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明年,
- 新唐书原文:吴兢,汴州浚仪人。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惟与魏元忠、朱敬则游。二人者当路,荐兢才堪论撰,诏直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