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孙子兵法《谋攻》原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谋攻》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14 02:50:39 

标签:

孙子兵法译文 
《孙子》一书,篇卷体例颇有异同。《十家注》--《十一家注》系统各本只有篇名,而无篇次,本篇作“计篇”。简本漶漫,多不可识,惟从所存篇名如《刑》(形)、《聉》(势)观之,本篇亦当只有“计”字。而《武经》系统各本则作“始计第一”,无“篇”字,但有篇次,且有“始”字。按:此“始”字迨为后人所加。孙校本作“卷一计篇”,亦即每篇一卷,共十三篇,即同明本《集注》。而宋本则分三卷,《武经》同,惟具体分法不全同。如上卷,《十家注》是自本篇至《形篇》第四,而《武经》则至《势篇》第五。日樱田本则分十三篇为上下两篇。简本虽未明篇卷,但篇题第二栏“军争”之上标有圆点,此或即其分篇或分卷之证。今为统一体例起见,不分卷,篇题从《十家注》,篇次同《武经》,故本篇作“计篇第一”。以下各篇仿此,不再出校。 
(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和宗庙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了解的。 
(二)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译文:所以,要以如下五个根本方面的因素为基础,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从而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根本方面即: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 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要使民众与君主同心同德,可与君主死生与共而无违疑之心。所谓“天”,就是指昼夜、寒暑与四时节令的变化。所谓“地”,就是指道路的远近、地势之险厄平易、开阔狭窄与高低向背等地理条件。所谓“将”,就是要求将帅要具备智谋、信实、仁爱、勇敢和严明等五种品格。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职分管理与军需物资的掌管使用。凡属上述五个方面的事,身为将帅,都不能不过问。了解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 
(三)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所以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哪一方的君主开明?哪一方的将帅贤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上述情况,就可预知谁胜谁负了。 
(四)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译文:将帅如能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取胜,就把他留下;如不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失败,就把他辞去。 
(五)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文:谋划之策既为有利且被采纳,于是就再造成一种客观态势,以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态势,就是要根据利的原则而采取应变措施以保持战略主动之谓。 
(六)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译文:战争是以运用诈谋奇计以克敌制胜为最高原则的。所以,实际能打,反而示敌以不能打;准备怎么打,反而示敌以不怎么打;拟取近道,反而示敌以走远路;拟走远路,反而示敌要取近道。敌若贪利,就以利去诱惑它;敌若乱而不整,就乘机去袭取它;敌若力量充实,就要防备它;敌若兵强卒锐,就暂时避开它;敌若气势汹汹,乘怒而来,就设法使之屈挠;敌若词卑行敛,就设法使之骄惰;敌若休整良好,就设法使之劳顿;敌若亲和团结,就设法离间它。要进攻敌没有防备之处,要出击在敌意料不到之时。这是军事指挥家的奥秘所在,是不可事先泄露出去的。 
(七)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开战之前,凡是“庙算”获胜的,是由于所得算筹较多的缘故;“庙算”不胜的,则是由于所得算筹较少的缘故。所得算筹多的就胜利,少的就不能胜利,何况得不到算筹呢。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来进行考察,谁胜谁负就显而易见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答李端叔书文言文阅读答李端叔书(宋)苏轼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识处,往往见所作诗文,虽不多,亦足以仿佛其为人矣。寻常不通书问,怠慢
  • 惠子相梁文言文原文翻译惠子相梁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各位,我们看看下面,大家一起阅读吧!惠子相梁文言文原文翻译惠子相梁先
  •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
  • 文言文岳飞故事翻译岳飞,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民族英雄[1-3]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小编收集了文言文岳飞故事
  • 文言文《义田记》翻译导语:对文言文,同学们记得多翻译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义田记》翻译,供各位阅读和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文言文《
  •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
  • 史记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
  • 日喻文言文课文翻译1078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州,作《日喻》。《日喻》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该文大意为: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
  •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寇
  • 答翁学士书(清)姚鼐鼐再拜,谨上覃溪先生几下。昨相见承教,勉以为文之法,早起又得手书,劝掖益至,非相爱深,欲增进所不逮,曷为若此?鼐诚感荷不
  • 项梁起事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项
  • 资治通鉴原文: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五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
  • 疴偻者承蜩文言文翻译痀偻者承蜩的典故出自庄子的《外篇·达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疴偻承蜩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痀偻者承蜩文言文仲尼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的文言文及翻译孟子关乎苍生,就在于他能从百姓的生存实际出发,将对百姓的关怀转变成向诸候进献良策的理论根据,阐述维护百姓
  •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 * 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
  • 吴百朋,字维锡,义乌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永丰知县。征拜御史,历按淮、扬、湖广。擢大理寺丞,进右少卿。四十二年夏,进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原文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③门者,皆俊才清称④及中表⑤亲戚,乃通⑥。文举至门,谓吏曰:“我
  •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重点词解释: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二、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 杨修之死原文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①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
  • 欧阳修原文:桑怿,开封雍丘人。岁凶,诸县多盗,怿白令:“愿为耆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