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20 23:24:25 

标签: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候、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①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椎毂②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③,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大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大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算:竹器。②推毂(gǔ):推荐,推举。③僦(jiù)人:雇人运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存:看望问候
B.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
C.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翕然:一致的样子
D.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遗:遗留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常引以为贤于己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顷之,守长史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籍死后,高祖下令所有项籍的旧布下在提到项籍时都要直呼其名,并且把不服从诏令的郑君赶走了。
B.郑庄被派遣视察黄河决口,他请求给吴天时间准备行装,皇上以“郑庄行,千里不赍粮”为借口没有答应。
C.孝景帝时,郑庄昨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经常在长安四郊置备马匹,骑着马去看望各位老友,邀请拜谢宾朋。
D.郑庄为政清廉,家境清贫,死后价值没有剩余的财物。其兄弟子孙因他的缘故,官至二千担者有六七人之多。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5分)
(2)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5分)
参考答案
4.D (遗:赠送)
5.C 音节助词(A好像/如果,B介词,比/介词,被,D于是,连词,表顺承/却,连词,表转折)
6.B (文中并没说“皇上没答应”)
7.(10分)(1)“有客人来访,不论尊贵或低贱,一律不得让客人滞留门口等候。”他奉行客和主人之间的礼节,以自己的高贵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无、留、执、下”各1分,句意1分)
(2)司马安任淮阳郡太守,检举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获罪,赎罪后削职为民。  (“为、发、陷、赎”各1分,句意1分)
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他的祖先郑君曾做项籍手下的将领;项籍死后,不久就归属了汉朝。高祖下令所有项籍的旧部下在提到项籍时都要直呼其名,只有郑君不服从诏令。高祖下旨把那些肯直呼项籍名讳的人都拜为大夫,而赶走了郑君。郑君死于孝文帝时。
郑庄以仗义行侠为乐事,曾使张羽摆脱了厄难,声名传遍梁地、楚地一带。孝景帝时,他做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经常在长安郊外很多地方置备马匹,骑着马去看望问候各位老友,宴请酬谢宾客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总是担心有所疏漏。郑庄喜爱道家学说,仰慕年高有德的人,(那种情意殷切的劲儿,)就好像惟恐见不到人家一样。他年纪轻,官职卑微,但他认识结交的都是他祖父一辈的人,是天下知名的人物。武帝即位后,郑庄渐渐升迁为鲁国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国相,官至九卿任右内史。因为对武安侯田蚧和魏其侯窦婴的评议不当,他被降低品秩任詹事,又升为大农令。
郑庄做太史时,告诫属下官吏说:“有来访者,不论尊贵或低贱,一律不得让客人滞留门口等候。”他奉行宾客和主人之间的礼节,以自己的高贵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郑庄廉洁,又不添置私产,仅依赖官俸和赏赐所得供给各位年长的友人,而所馈送的礼物,只不过是用竹器盛的些许吃食。每逢上朝,遇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必得称道天下的年高望重的人。他推举士人和属下的丞、史诸官吏,称赞他们真是说的津津有味,时常称举他们比自己贤能。他从不对吏员直呼其名,和属下谈话时,谦和得好像生怕伤害了对方。听到别人有高见,便马上报告皇上,唯恐延迟误事。因此,殽山以东广大地区的士人和知名长者都众口一词称赞他的美德。
郑庄被派遣视察决口的黄河,他请求给五天时间准备行装。皇上说:“我听说‘郑庄远行,千里不带粮’,为什么还要请求准备行装的时间?”但郑庄在朝中常常迎合禀承皇上的旨意,不敢过多评论合适与否。等到他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各地少数民族,天下耗费财物很多,国家财力物力更加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替大农令承办运输,亏欠钱款甚多。司马安任淮阳郡太守,检举揭发这件事,郑庄因此获罪,赎罪后削职为平民。不久,担任丞相府长史。皇上认为他年事已高,让他去做汝南郡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
郑庄、汲黯当初位列九卿,为政清廉,平日居家品行也纯正。这两人中途都曾被罢官,家境清贫,宾客遂日趋没落。待到做郡守,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o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他的缘故,做到食禄二千石的高官有六七人之多。
太史公说:凭着汲黯、郑当时的贤德,有权势时宾客数目是平时的十倍,无权势时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曾说过,起初他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被罢官,门外使冷清得可以设置罗网捕雀。他复官担任廷尉后,宾客们又想去见他,翟公就在大门上写道:“一死一生,才知道结交的情谊。一贫一富,才知道结交的态度。一贵一贱,结交的情谊才显现。”汲黯、郑庄也是这样,可悲啊!
二: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7.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名:称呼……的名字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存:问候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 辈,辈份 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7.D(稍,应该是“渐渐地”)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B.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C.及晚节,汉征匈奴 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
8.B(这里的“唯恐”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其余三项,“下人”,古时指居于人下,可译为“谦虚地待人”,现在多指仆人:“晚节”,在文中指晚年,现在多指晚年的节操:“宾客”,古时指门客,现在泛指客人)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 )
①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②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③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④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⑤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⑥卒后家无余赀财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9.C(①是说他好交友 ④是说他为国荐贤 ⑤是说明他交游广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
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10.D(“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根据。)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译文:客人来了,不论高贵低贱(都要立即请进来),不要让客人在门外等候。
(2)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译文:听到别人好的建议,就把它推荐给皇上,生怕延误了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了汉。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
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侯那么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评议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要的争端是非,(未能始终坚持己见),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侯。”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中国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象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
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 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明确决断是否。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暂时担任丞查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祁彪佳,浙江山阴人。弱冠,第天启二年进士,授兴化府推官,濒行,跪其父请教,不答。或问之,曰:“不见夫诲泅者乎,执壶而扶瓮,人藉其肘,终其身不
  • 于园翻译文言文翻译于园是张岱所写的一篇文章,选自《陶庵梦忆》。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于园翻译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原文: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
  • 任末负笈从师文言文翻译导语:文言文翻译要能做到信、达、雅,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专门训练从课文抓起。下
  • 官职变动的文言文词语及翻译人们通常以信、达、雅作为衡量一篇译文好坏的标准,文言文的翻译也是如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官职变动的.文言文词语及翻译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五言古体诗)  (齐)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
  • 陈规传的文言文翻译大家看的懂陈规传的文言文吗?下面小编整理了陈规传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陈规传的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陈规,字正叔,绛州
  • 适度串讲能有助于文言文学习作业内容这个“串讲”需要:以故事发展串起来讲、以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串起来讲解、以说明顺序来串讲,但不能串得让学生对文
  •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
  • 刘弘敬,字元溥,世居淮淝间,资财数百万,常修德不耀,人莫知之。家虽富,利人之财不及怨,施人之惠不望报。长庆初,有善相人,于寿春道逢元溥曰:“
  •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
  • 初中文言文理解练习题目及答案:曾子曰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8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
  • 古诗文名句(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
  • 王思任游敬亭山记王思任①“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不道宣城,不知言者之赏心也。姑孰据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
  • 文言文中”盖“字用法拼音:gài、g?部首:皿部首笔画:5总笔画:11笔顺:捺撇横横竖横竖折竖竖横【详细释义】gài①<名>用草编的覆盖物。
  • 周处文言文翻译彰导语:周处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下面是《周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原
  • 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
  • 文言文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同“赐”)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 刘延明,敦煌人也。年十四,就博士郭瑀。瑀弟子五百余人,通经业者八十余人。瑀有女始笄,妙选良偶,有心于延明。遂别设一席,谓弟子曰:“吾有一女,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
  • 《吴起守信龙门子凝道记》文言文吴起守信龙门子凝道记曩(昔)吴起 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