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8-09 11:46:52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汉六年,立交为楚王。既至楚,以穆、白、申为中大夫。高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中公俱卒业。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文帝时,申公始为诗传,元王亦次之诗传。元王甍,郢客嗣,是为夷王。薨,子戊嗣。景帝即位,封元王宠子富为休侯。
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常为设醴。及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称疾卧。申、白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白独留。
王戊稍淫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休侯使人谏,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惧,乃与母太夫人奔京。景帝三年,戊起兵应吴反。汉绝吴楚粮道,吴王走,戊zi6*杀。
既平吴楚,富等皆坐免侯,后闻其数谏,乃更封为红侯。富于辟彊,亦好读诗,清静少欲,辟彊子德,修黄老术,有智略。昭帝时,杂案上官氏、盖主事。德常持老子知足之计。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盖长公主孙谭遮德自言,德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光闻而恨之,复白召德。岁余,与立宣帝。
宣帝五凤元年,德子向坐铸伪黄金,当伏法,德上书讼罪。会薨,大鸿胪奏德失大臣体,不宜赐谥置嗣。制曰:“赐谥缪侯,为置嗣。”
(节选自《汉书·楚元王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B.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 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C.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D.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如岳飞字鹏举,王绩字无功;古代对人称字,表尊重。
B.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中国古代等级森严,阶层不同,死的说法各异: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黄老,黄帝和老子,传说为黄老之学的创始人;黄老之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各家观点,融汇而成的学说体系,又称黄老思想。
D.制,是圣旨的一种,内容与当朝典章制度有关;圣旨因不同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名称,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元王不仅本人“好书”,学《诗》并为之作注,还注重文化传家,送儿子刘郢客去自己老师那里完成《诗》的学习,其后代有很多读书人。
B.刘富受父亲影响,也学习《诗》;楚元王宠爱他,估计也与此有关。他的后代受老子思想影响较大,清静少欲,知足畏满,但刘向是例外。
C.刘德曾与其他官员共同掌管盖长公主一案,公主的孙子在路上拦住刘德,为自己的祖母申辩,刘德则反复责备公主,说她生活起居不成体统。
D.穆生是楚元王的同学,曾作楚中大夫,他受到元王和刘戊的优待,后来刘戊取消了这一优待,穆生接受不了,先称病不出,后来干脆离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休侯使人谏,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5分)
(2)德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5分)
参考答案
4.D(“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3分)
5.C(“儒家思想”错,应为“道家思想”)(3分)
6.C(“反复责备”不合文意,“数”是“一一列举罪状”的意思)(3分)
7.(1)休侯刘富派人去劝谏,刘戊说:“叔父不帮助我,我起兵以后,就先杀了叔父。(5分。画线处各1分,句意1分)
(2)刘德的妻子死后,大将军霍光想要把女儿嫁给刘德,刘德不敢迎娶,害怕自己盛极而衰,圆满而亏。(5分。画线处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楚元王刘交,字游,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喜欢读书,多才多艺,年轻的时候曾经和鲁穆生、白生、申公一起向浮丘伯学习《诗》。汉六年,刘交被封为楚王。刘交到自己的封国楚之后,任命鲁穆生、白生、申公三人为中大夫。吕后时期,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让儿子刘郢客和申公一起到长安见浮丘伯,完成学业。楚元王喜欢《诗》,他的儿子们也都研读《诗》。汉文帝的时候,申公开始为《诗》作注释,楚元王也为《诗》作传并编辑成册。楚元王死后,刘郢客继承王位,就是后世所称的楚夷王。楚夷王死后,他的儿子刘戊继承了王位。汉景帝即皇帝位,封楚元王最宠爱的儿子刘富为休侯。
当初,楚元王很尊敬申公等人,穆生不喜欢喝酒,楚元王就常常在饮酒的时候单独为他准备甜酒。等到刘戊做楚王时,最初也常常在宴饮时专门为申公准备甜酒,后来有一次就忘记准备了。穆生就退席归家,说:“可以离开了。”便对外宣传自己生病,不再参与刘戊的事情。申公、白生勉强申公,希望申公继续参与刘戊的事情,劝他说:“难道你忘记了楚元王的恩德了吗?眼下楚王戊不过是一次忘了礼数,哪里用得着这样呢!”穆生说:“《易》里面讲,‘征兆是事物变化最初最细微的部分,事情的好与坏从那里就可以看出来’,楚元王尊重我们三人的原因是“道”存在的缘故,如今楚王戊没有准备甜酒,是忘记了“道”,我离开楚王戊是因为这个原因,哪里是为了区区一杯甜酒的礼数呢?”穆生最终以生病为借口,离开了楚王戊,只剩下申公、白生两人留下来。
楚王戊逐渐变得yin6*乱、暴虐,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不遵守礼制,被夺去东海和薛郡,于是与吴国共同谋划准备作乱。申公和白生劝谏楚王戊不要作乱,楚王戊没有接受,还把申公和白生抓起来,强迫他们去服劳役,穿上囚犯才穿的红衣服到市集上去干舂米一类的事。休侯刘富派人去劝谏楚王戊不要作乱,楚王戊却说:“叔父不帮助我作乱,我起事的时候就先杀了叔父。”休侯听了很害怕,就与母亲一起逃到京城。汉景帝三年,刘戊起兵策应吴国作乱。后来朝廷截断了吴楚运粮的道路,吴王逃跑,刘戊zi6*杀。
平定吴楚之乱后,刘富等都因此事而被免去了侯的爵位,后来朝廷听说楚王戊作乱的时候刘富多次劝过刘戊,于是改封为红侯。刘富的儿子辟彊,也喜欢读《诗》,并且为人清心寡欲。刘辟彊的儿子刘德,研习道家的学问,很有智慧和谋略。汉昭帝的时候,与其他官员一起主持上官氏、盖主的案子。刘德一直按照老子“知足不辱”的思想办事。刘德的妻子去世后,大将军霍光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刘德不敢娶霍光的女儿,害怕自己盛极而衰,圆满而亏。盖长公主的孙子谭曾拦住刘德的车驾为盖长公主的喊冤,刘德却数落责备盖长公主日常生活没有礼貌。侍御史以为霍光怨恨刘德不娶霍光的女儿,揣度霍光的心意弹劾刘德诽谤诏狱,刘德因此被免去爵位,成为平民。霍光知道后非常遗憾,又向皇帝说情召回刘德做官。过了一年多时间,刘德参与了拥立汉宣帝的事情。
汉宣帝五凤元年,刘德的儿子刘向因铸造假黄金犯罪,按照法律应该被杀,刘德上书皇帝揭发儿子刘向的罪状。就在这个时候,刘德去世。大鸿胪上书说刘德失掉了大臣应有的风度,不应该赐予谥号、安排继承人。皇帝还是下诏,赐予了“缪侯”的谥号,并为刘德安排了继承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清史稿原文:邵嗣尧,字子昆,山西猗氏人。康熙九年进士,授山东临淄知县。有惠政,以忧去。十九年,服阕,补直隶柏乡。兴水利,减火耗,禁差拢,民安
- 中学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技巧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
-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阅读《与朱元思书》,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初中文言文复习知识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
- 王鼎传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
- 校人欺子产 【原文】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②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yǔ)
- 宋史原文:王大宝,字元龟,其先由温陵徙潮州。政和间,贡辟雍。建炎初,廷试第二,授南雄州教授。以禄不逮养,移病而归。 赵鼎谪潮,大宝
- 孟子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2、与、其、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给;应当
- 晋书原文: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
- 明史原文:郭登,字元登,武定侯英孙也。幼英敏。及长,博闻强记,善议论,好谈兵。正统中,从王骥征麓川有功,擢锦衣卫指挥佥事。又从沐斌征腾冲,以
- 裴松之【原文】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
- 师说文言文吾尝终日不食,忙于案牍之文章,批阅于草卷之纰漏,遂不得平生鸿鹄之志,但求浩然正气流于心间。师者,清贫也,无私无畏也。不求文达于世,
- 《劝学》译文及赏析《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劝学》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劝学作者:
- 核舟记文言文及翻译核舟记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大家也是很熟悉的吧。核舟记文言文及翻译,我们来看看。核舟记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 《顾生》文言文江南顾生客稷下,眼暴肿,昼夜呻吟,罔所医药。十余日痛少减。乃合眼时辄睹巨宅,凡四五进,门皆洞辟;最深处有人往来,但遥睹不可细认
- 执马经以求马文言文【原文】执《马经》以求马张鷟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归以告父,乃更令求之。出见大虾蟇,谓父曰:“得一
- 励志文言文古人无论修学炼心,都讲究先立志。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为了鼓励后生,精进修学,不要气馁,经典典籍和各派大师,也都来了一把励志语录,给
- 晋书原文: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