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聪训斋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01 21:01:09
圃翁①曰:人生必厚重沉静,而后为载福之器。王谢子弟席丰履厚,田庐仆役无一不具,且为人所敬礼,无有轻忽之者。视寒畯之士,终年授读,远离家室,唇燥吻枯,仅博束修数金,仰事俯育咸取诸此;应试则徒步而往,风雨泥淖,一步三叹;凡此情形,皆汝辈所习见。仕宦子弟则乘舆驱肥,即僮仆亦无徒行者,岂非福耶?古人云:“予之齿者去其角,与之翼者两其足。”天地造物必无两全,汝辈既享席丰履厚之福,又思事事周全,揆诸天道,岂不诚难?惟有敦厚谦谨,慎言守礼,不可与寒士同一感慨欷歔,放言高论,怨天尤人,庶不为造物鬼神所呵责也。
古称仕宦之家,如再实之木,其根必伤,旨哉斯言,可为深鉴。世家子弟,其修行立名之难,较寒士百倍。何以故?人之当面待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古道:小有失检,谁肯面斥其非?微有骄盈,谁肯深规其过?幼而骄惯,为亲戚之所优容;长而习成,为朋友之所谅恕。至于利交而谄,相诱以为非;势交而谀,相倚而作慝②者,又无论矣。人之背后称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直道:或偶誉其才品,而虑人笑其逢迎;或心赏其文章,而疑人鄙其势利。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恒恕,而背后责之也恒深,如此则何由知其过失,而显其名誉乎?
故世家子弟,其谨饬如寒士,其俭素如寒士,其谦冲小心如寒士,其读书勤苦如寒士,其乐闻规劝如寒士,如此则自视亦已足矣;而不知人之称之者,尚不能如寒士。必也谨饬倍于寒士,俭素倍于寒士,谦冲小心倍于寒士,读书勤苦倍于寒士,乐闻规劝倍于寒士;然后人之视之也,仅得与寒士等。今人稍稍能谨饬俭素,谦下勤苦,人不见称,则曰:世道不古,世家子弟难做。此未深明于人情物理之故者也。
我愿汝曹常以席丰履盛为可危可虑、难处难全之地。人有非之责之者,遇之不以礼者,则平心和气,思所处之时势,彼之施于我者,应该如此,原非过当;即我所行十分全是,无一毫非理,彼尚在可恕,况我岂能全是乎?
(选自清·张英《聪训斋语》)
注释:①圃翁:作者自称。②慝(tè):奸邪,xie6*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仅博束脩数金 博:获得
B.揆诸天道,岂不诚难 揆:衡量
C.古称仕宦之家,如再实之木 实:果实
D.微有骄盈,谁肯深规其过 微:稍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凡此情形,皆汝辈所习见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且为人所敬礼,无有轻忽之者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应试则徒步而往,风雨泥淖 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恒恕,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东晋世家王导谢安的子弟,因为做人厚重沉静,即便凭借祖上丰厚的遗产享受豪华的生活也受到了别人的尊重。
B.作者认为天地之间的事没有十全十美的,世家子弟既想享受荣华富贵的物质生活,又想虑事周到全面,这实在很难达到。
C.世家子弟身份特殊,很少有人愿意面斥其非、直言劝谏,所以在形象的建立上要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心力。
D.作者希望子弟们与人相处要宽大为怀,多有容让。即使自己做事正确,遇到别人苛求责备时也要平心和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恒恕,而背后责之也恒深,如此,则何由知其过失而显其名誉乎?(5分)
(2)今人稍稍能谨饬俭素,谦下勤苦,人不见称,则曰:世道不古,世家子弟难做。此未深明于人情物理之故者也。(5分)
参考答案
4.C.实:结实。
5.C.修饰连词。A 、“所”字结构/名词,地方、处所。B、…的人/表示原因。D、句中停顿语气词/句末陈述语气词。
6.B.“虑事周到全面”是对“ 又思事事周全”的误解。
7.(1)所以,富贵人家的子弟,人们当面对待你常常很宽容,但在背后要求你往往很苛刻,在这种情况下,你靠什么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彰显自己的好名声呢?
(2)如今你们稍微谨慎简朴、虚心勤奋些,没有被别人称赞你,就感叹:世风不如从前,富贵人家的子弟难做。这就是你们没有真正明白人情事理的缘故啊。
参考译文:
圃翁说:做人要品性敦厚做事稳重,然后才能够成为承受福德的人。王导谢安的子弟们凭借祖先丰厚的遗产享受到荣华的生活,田地房产佣人没有不拥有的,并且被所有人敬仰礼遇,没有轻视他们的人。看那些住在乡野的清寒读书人,如果给别人教书,就要终年在外奔波,累的口干舌燥也仅仅挣取微薄的酬金,还要依靠这赡养父母抚育孩子;如果出门应试只能徒步前往,风雨天气,道路泥泞,一步三叹:这些人艰苦的生活情境都是你们常见熟悉的呀!富贵人家的子弟出门就坐车骑马,既是仆人也没有步行的。这难道不是一种福分吗?古人说:天生利齿的动物,头上就不长角;拥有双翅的动物,就只长两只脚。天地造物不可能两全十美。你们既享受到了祖先的福德,又想什么事都能周到全面得到满足,拿天理来衡量,恐怕也太难了吗?你们只有敦厚谦恭,谨慎发言,遵守礼节,不要像那些清贫之士一样随意高谈阔论、怨天尤人,只有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恐怕才不会被造物的鬼神们呵斥责备啊!
古人说过,世代做官的人家就如一年内两次结果实的树木,树根一定会受到损伤的。这句话非常重要,可要当作警戒。世家子弟想树立好名声,难度是清贫之士的一百倍。为什么呢?当面对待你的人绝不可能像对待清贫之士那样坦白正直:你有缺点,谁愿意当面给你指出来;你骄傲自满,谁愿意直接批评你。小时娇生惯养,有缺点家人宽容你;长大后的坏习惯,朋友原谅你。至于那些因利益和你交往,谄媚诱惑你做坏事的人或者那些巴结你引诱你狼狈为奸的人又另当别论了。即使有背后称赞你的也远不如称赞清贫之士那样直接。有人想赞美你的才能品德,又怕别人嘲笑他是奉承你;想赞美你的文章又担心别人说他势利而看不起他。所以,所以,富贵人家的子弟,人们当面对待你常常很宽容,但在背后要求你往往很苛刻,在这种情况下,你靠什么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彰显自己的好名声呢?
所以世家子弟,有的也像清贫之士一样谨慎检点,朴素节俭、勤奋读书、虚心接受批评,并且自己认为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已经够好的了,却不知大家还是不能像对清贫之士那样公开的赞美你。你们一定要加倍谨慎、节俭、勤奋、虚心,这样做了以后,别人才用对待清贫之士的坦白对待你。如今你们稍微谨慎简朴、虚心勤奋些,没有被别人称赞你,就感叹:世风不如从前,富贵人家的子弟难做。这就是你们没有真正明白人情事理的缘故啊。
我希望你们把凭借祖先的遗德享受的荣华富贵作为时常担心失去、难以长久保全的境遇。有不以礼貌来苛求责备的人,你也要心平气和对待他。想想平时享受到的优厚待遇,他们这样对待我们原本也不过分。即使我们做的事情周到完美、符合道理,对他们的苛求责备也要宽恕。何况我们怎么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呢?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明史原文: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时天下郡邑吏多坐罪谪戍,赐尝奉命于龙江编次行伍。方暑,诸囚惫甚。赐脱其械,俾僦
- 左传原文:公①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②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敞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
- 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原文: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译文/翻译: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
-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
- 新唐书原文: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
- 呆若木鸡文言文翻译成语呆若木鸡形容一个人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呆若木鸡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
- 荆轲刺秦王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据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 推敲文言文翻译和答案《推敲》这篇文言文出自于《诗话总龟》,以下是有关这篇文言文的原文翻译,一起学习吧。推敲文言文翻译和答案原文:《刘公嘉话》
- 爱民忘祸文言文翻译爱民忘祸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富郑公爱民忘祸】富郑公为枢密使,坐石守道诗,
- 可楼记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明〕高攀龙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
- 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原文译文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
-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为改变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老”、“慢”、“差”、“费”的教学现状,优化文言教学过程,本文试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效两方面
- 《常梦锡》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
- 欲速文言文翻译谓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语出《论语·子路》:“无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宋王乐道书》:“夫半岁之病岂一朝可愈。”以下是小编
- 原文: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
- 绦字长鱼,谨约有父风。事后母至孝,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不自支,世祖常遣中黄门①朝暮送谊粥。建武中,诸王既长,各招引宾客,以练外戚,争遣致之
- 初中文言文名句导语:初中语文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通过文言文的学习,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文
- 文言文理解之翰林之称【原文】唐翰林院在禁中①,乃人主燕居②之所,玉堂、承明、金銮殿③皆在其间。应供奉之人,自学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隶籍④其间者
- 荀子原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
-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同步练习一、形近字组词。弈( ) 俱( ) 援( ) 盂( )奕( ) 惧( ) 缓( ) 孟(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