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23 11:40:32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审美赏析
李贺《雁门太守行》审美赏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李贺的生平遭遇是不幸的,一生心境凄苦,一生体弱多病,二十七岁去世。李贺一生虽仕途坎坷,但却始终怀有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在短暂的一生中以诗为业,在诗歌中,不但讽刺了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抒发愤懑,而且还写神仙鬼魅等,题材丰富,想象奇特,句段字炼,色彩瑰丽,体现出了较高的审美艺术价值。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后代诗人多借此题写征戍之事。“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的力量大大削弱了,朝廷与藩镇的战争连绵不断。诗歌以朝廷与藩镇的战事为背景,通过歌颂将士不惜为国捐躯的精神,寄寓了自己为国立功的壮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首先是描写了战争形势的紧迫。“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形象地描绘出叛兵来势的凶猛,“欲摧”表现了大敌压境、危城欲摧之状。从修辞手法来说,诗人用黑云翻腾滚滚压来比喻叛兵之势,形象而生动地渲染了敌军压境的汹汹气势和危城欲破的紧急情境。“甲光向日金鳞开。”“甲光”即指战士的盔甲在日光照射下闪耀着金鳞之光。“开”字形象地展示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见出战阵井然有序地次第排开。 “开”与“摧”两字相对,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黑云压在城上,城像快要压垮一样,照在将士们头上的阳光如同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写鏖战之前敌我双方的军威和声势。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这两句写悲壮激烈的战斗场面。这两句紧承“甲光”句,描绘守城将士杀出城门,舍身奋战。“秋色”点明时令,诗人对这场与强敌拼死的厮杀的描写,只用秋色里角声满天暗示出来。“角声满天”指催战的鼓角齐鸣,声震天地,“塞上”交代作战地点。“燕脂”即“胭脂”。此指边防将士所流血的颜色,暗示守边将士死伤惨重。就是说,这胭脂般殷红的血迹,在浓重的夜幕下凝结成一片紫色。上句的一个“满”字,扩大了激战的场面;下句的一个“凝”字,形象地描绘出边防将土鲜血淋漓,已经凝结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白天秋色中号角声满天响,日暮时分战场上泥土被染成了一片紫红色。这里暗示出了战斗的激烈,死伤惨重。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守军出击的情景。“半卷红旗”写将士们死伤惨烈,军队已经偃旗息鼓,表现出败阵后的低沉气氛。“临易水”由此而使人想起了燕太子丹在在易水为荆轲饯行是所说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的话。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结局,突出了将土们为国捐躯的决心。“霜重鼓寒”写天寒,说明将士顶风冒寒作战,可见战斗的艰苦卓绝。“声不起”是用鼓声不振,描写将士死伤惨烈的悲剧气氛。上句的“临”字,刻画出边地将土突围的威猛气势和必胜信念。下句的“重”字,诗人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寒冷描摹得好像有斤两可称,气氛低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好色的战旗在易水之边半卷着,严霜中,鼓声低沉。这里,诗人用击鼓进军的鼓声表明将士们已经没有什么斗志了,也只有以死报国,战死疆场。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写将士们捐躯报国的决心。“黄金台”在易水之滨,即燕昭王置千金招贤纳土之台。诗人用战国时燕昭王的典故,建此台招揽天下贤才,这里用以指受到国家重用。“玉龙”即宝剑。这两句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我要手提宝剑去为君王战死。这两句诗人剖心明志,是全诗的主旨。诗人作为唐宗室后裔,尽管平生倍受压抑,壮志未酬,但对于藩镇势力是切齿痛恨的,因而,他希望朝廷能像燕昭王那样选贤任能,平定四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陈埙,字和仲,庆元府鄞人。大父叔平与同郡楼钥友善,死,钥哭之。埙才四岁,出揖如成人。钥指盘中银杏使属对,埙应声曰:“金桃。”问何所据?对以杜
-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3
- 列传第五十六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李夷简,字易之,郑惠王元懿四世孙。以宗室子始补郑丞。擢进士第,中拔萃科,调蓝田尉。迁监察御史。坐小累,下迁
- 谏说之难文言文翻译《谏说之难》原文及翻译洪迈容斋随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谏说之难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谏说之难原文:韩非作《说难》,而死于
-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
- 苏辙原文:公昔守颖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之在滁也,自号醉翁,作亭琅琊山,以醉翁名之。晚年又字号六一居
-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庸人自扰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比喻常常有人跟自己过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烦。下面是关于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的内
- 晋书原文: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景王耳十七代孙也。家世辛年,以儒学显。轨少明敏好学,有器望,姿仪典则,与同郡皇甫谧善,隐于宜阳女几
- 明史原文:张瑄,字廷玺,江浦人。正经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有能声。景泰时,赐救为吉安知府。俗尚巫,迎神无休日,u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
- 柳恽字文畅,少有志行。好学,善尺牍。与陈郡谢沦邻居,深见友爱。沦曰:“宅南柳郎,可为仪表。”初,宋时有嵇元荣、羊盖者,并善琴,云传戴安道法。
- 文言文复习技法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
- 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父惇,为汉阳太守。奂少游三辅,师事太尉朱宠,后辟大将军梁冀府,以疾去官。复举贤良,对策第一,擢拜议郎。
- 徐文长传文言文翻译《徐文长传》从徐文长的诗文不得行于世写起,突出他怀才不遇、备受冷落的坎坷一生,同情之心溢于言表,景仰之情流注行间,寄情楮墨
- 高考文言文知识:特殊的判断句《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话: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这句是否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呢?从句子形式上来
- 赏牡丹(唐·王建)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满蕊攒黄粉,含稜缕绛苏。好和熏御服,堪画入宫图。晚
- 晋书原文:桓彝,字茂伦,谯国龙亢人。彝少孤贫,虽箪瓢,处之晏如。性通朗,早获盛名。有人伦识鉴,拔才取士,或出于无闻,或得之孩抱,时人方之许、
- 文言文《太公望》阅读理解(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 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
- 薛仁贵文言文翻译导语:说道唐朝大将,想必很多人都会想起薛仁贵等人,薛仁贵一生征战无数,立下的战功也不可计数,那么薛仁贵到底是怎样一个传奇人物
-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君之丧,布衣蔬食。居数岁,提君之孤子,敛其平生文章,走南京,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犹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