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李东阳《移树说》“予城西旧茔久勿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东阳《移树说》“予城西旧茔久勿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25 06:34:37 

标签:

移树说
(明) 李东阳
予城西旧茔久勿树。比辟地东邻,有桧百余株,大者盈拱,高可二三丈,予惜其生不得所。有种树者曰:“我能为公移之。”予曰“有是哉?”请试,许之。
予尝往观焉。乃移其三之一,规其根围数尺,中留宿土。坎及四周,及底而止。以绳绕其根,若碇然,然其重虽千人莫能举也,则陊①其坎之棱,縆②树腰而卧之,根之罅实以虚壤。复卧而北,树为壤所垫,渐高以起,卧而南亦如之。三卧三起,其高出于坎。棚木为床横载之,曳以两牛,翼以十夫。其大者倍其数。行数百步,植于墓后为三重。阅岁而视之,成者十九。则又移其余,左右翼以及于门。再阅岁而视之,其成者又十而九也。于是干条交接,行列分布,郁然改观,与古墓无异焉。夫规大而坎疏,故根不离;宿土厚,故元气足;乘虚而起渐,故出而无所伤。取必于旦夕之近,而巧夺于二十余年之远,盖其治之也有道,而行之也有序尔。
予因叹夫世之培植人材变化气习者使皆得其道而治之几何不为君子之归也哉?族子嘉敬举乡贡而来,予爱其质近于义,留居京师,与之考业论道,示之向方,俾从贤士大夫游,有所观法而磨砺,知新而聚博。越三年,志业并进,再诎③有司,将归省其亲。予冀其复来,以成其学,且见之用也,作《移树说》以贻之。
[注]:①陊:duò,敲掉 ②縆:gēng,用粗绳索缚 ③诎:同“屈”,屈服,这里指未录取。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比辟地东邻 比:近来
B. 规其根围数尺 规:限制
C. 俾从贤士大夫游 俾:使
D. 作《移树说》以贻之 贻:赠送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 解析:规:环绕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郁然改观,与古墓无异焉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B. 以成其学,且见之用也 图穷而匕首见
C. 若碇然,然其重虽千人莫能举也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D. 夫规大而坎疏,故根不离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D项均为连词,表并列;A.前者句末助词,后者为兼词“于之”;B.前者表被动,后者是“出现”;C.前者为转折连词,后者为拟声词词尾,“……的样子”。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予因叹夫世之培植人材变化/气习者使皆得其道/而治之几何/不为君子之归也哉
B. 予因叹夫世之培植人材/变化气习者/使皆得其道/而治之几何/不为君子之归也哉
C. 予因叹夫世之培植人材/变化气习者/使皆得其道而治之/几何不为君子之归也哉
D. 予因叹夫世之培植人材/变化气习者使皆得其道而治之/几何不为君子之归也哉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结合语境,根据句意去推敲。
8.下列名句对原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种树者移树成功的经验主要是“规其根围数尺,中留宿土”“坎及四周,及底而止”,这样就不会伤及树根。
B.作者最后将树木成功移栽的原因归纳为“取必于旦夕之近,而巧夺于二十余的之远,盖其治之也有道,而行之也有序尔”。
C.本文在写作上采取先实后虚,先叙后议层层铺设的手法,由移树到育人,前后照应,首尾绾合,充分体现了行文思路的缜密与严谨。
D.最后作者寄望族子嘉敬能够从移树者身上领悟育人的道理,培养人才也要经过“三卧三起”循序渐进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AB两项均以偏概全,不完整。D项颠倒了关系,族子嘉敬是属于被培植和被教育的对象。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根之罅实以虚壤。(3分)
(2)阅岁而视之,成者十九。(3分)
(3)予冀其复来,以成其学,且见之用也。(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在树根的空隙处用松软的泥土填补。
(2)经过了一年之后去看,成活的有十分之九。
(3)我期望他能再来京师,成就他的学业,并且能够被录用。
解析:(1)采分点:罅:空隙或缝隙;实:填实或充实;虚壤:松土;“以虚壤”,介宾状语后置。
(2)采分点:阅:经过;岁:一年;成:成活;十九:十分之九。
(3)采分点:予:我;冀:希望;以:连词,表顺承,“来”;见:表被动。
二:
22、请依次填入方框处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也  (2)尔  (3)焉    (4)之
A(3)(4)(1)(2)    B(3)(1)(4)(2)C(1)(4)(2)(3)    D(4)(3)(1)(2)
23、第③段画线句,从复句关系角度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转折关系B.假设关系    C并列关系D.因果关系
24.第②段详写了移树的过程,是为了阐释____________
(不超过8个字)的观点。(2分)
25.第②段使用了很多数词,请择例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
26.简述本文与《师说》在内容、写法上的异同。(3分)
参考答案
22.(2分)B
23.(3分)B
24.(2分)治之有道,行之有序(超过字数扣1分)
25.(3分)数词运用较多的是第2段。有的是实数,如“曳以两牛,翼以十夫”;有的是概数,如“三卧三起、成者十九”。(1分)实数表述准确,概数具体可感。(1分)这些数词的使用,均有助于说明“移树”的经过,为下文说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分)
26.(3分)相同点:均为奖掖后学的临别赠言;同属议论文文体。不同点:《移树说》采用了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行文灵活、自然;《师说》是典型的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论证,逻辑清晰、缜密。(意思对即可;异同各1分,文字1分)
【参考译文】
我家的城西旧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种树。近来在东邻开垦荒地,有一百多棵桧柏,大的有两手合围那么粗,高约二三丈,我为它们长在不相称的地方而可惜。有一个种树人对我说:“我能够替您移植。”我说:“你真能够做得到么?”他请求试试看,我答应了他。
我曾经去观察过。他先移其三分之一,环绕树根周围几尺,中留原土。四周都挖了坑,挖至根脚而止。用绳绕着树根,就像系碇那样,但它的重量虽千人也拿不动,便敲掉树坑的边角,将绳子缚住树腰部平放下来,树根的缝道里用松软的泥土充实。再朝北平放,树身之下用泥土充垫,逐渐高升,朝南放时也是这样。三次放下三次抬起,树便高出了土坑。又用木头搭成床棚横载其上,用两头牛来拖,十个壮汉相帮。更粗重的树便使用双倍的力量。走了几百步,在墓后种成三行。过了一年去看,成活的有十分之九,于是又移运余树,种在左右两边以及墓门。再过一年去看,成活的又是十分之九了。从此枝干相接,行列分布,气象庄严与前大异,和古墓完全一样。由于周围大而坑疏朗,所以根不离树;原来的土深厚,所以元气足:顺着空隙徐徐拔起, 所以出土后无所损伤。在旦夕之间成功完成这一举措,而巧妙却能超越于二十余年之前的情形,看来他是因为平日已积累了移树的经验,而在实践时又很有条理的缘故罢。
我因此深感世上一些培植人材、教化风俗的人,如果都能顺着规律而治理,那么,不是很快就能够使有识之士前来归附吗?族孙嘉敬因应乡贡考试而至京城,我爱其气质很接近道义,便留他住下,和他探讨学业议论道理,并指引他前进的目标,让他随从有德才的文士们交流,从而有所效法而得到锻炼,学校新的东西,拓宽视野和知识面。过了三年,他的志向学业都有进步,还是不被主考的试官录取,于是打算回乡省亲。我期望他能再来京师,成就学业,并且能够被录用,因此写这篇论说赠别。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陈瑸,字眉川,广东海康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授福建古田知县。古田多山,丁田淆错,赋役轻重不均,民逋逃迁徙,黠者去为盗。瑸请平赋役,民以苏息。
  • 陆游肃王与沈元用原文:(宋)陆游肃王[1]与沈元用[2]同使[3]虏[4],馆于燕山愍忠寺。暇[5]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
  • 杨震拒贿原文杨震已五十余,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yè)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wèi)
  •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采访使苗晋卿表之,
  • 课外文言文考题参考轮、辐、盖、轸①。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②,
  • 苏轼墨妙亭记苏轼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吴兴自
  • 袁宏道:徐文长传-文言文释义徐文长传——袁宏道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土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
  • 南齐书原文: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也。融年弱冠,道士同郡陆修静以白鹭羽麈尾扇遗融,曰:“此既异物,以奉异人。”宋孝武闻融有早誉,解褐为新安王北
  • 高中文言文讲解【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qu
  • 《苏武传》文言文的基础练习题一、由四人学习小组提出借助字典,通读课文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字词读音以及重难点的文言字词句,以练习的形式落实有关文
  • 西郊观桃花记文言文翻译《西郊观桃花记》是清代诗人朱鹤龄所创的一首散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西郊观桃花记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原文】吾
  • 后汉书原文: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人也。为郡吏,太守彭宠以梁守狐奴令,与盖延、吴汉俱将兵南及世.祖.于广阿,拜偏.将.军.。既拔邯郸,赐爵关内
  • 《学弈》文言文原文及注释弈秋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学
  • 与善人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
  •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去做好文言结合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理解与鉴赏方面,特别是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有着特殊的要求。首先,文言文是中国古
  • 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艰原文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
  •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
  •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介绍1、察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
  • 宋史原文: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
  • 《湖心亭看雪》译文及注释《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