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13 06:36:43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 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三俊澄汰一空。京师被兵,大臣大获谴。南粮岁额八十二万七千有奇,积逋至数百万,而兵部又增兵不已。三俊初至,仓库不足一月饷。三俊力祛宿弊,纠有司尤怠玩者数人,屡与兵部争虚冒,久之,士得宿饱。
考绩入都,留为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帝以阴阳愆和,命司礼中官录囚,流徒以下皆减等。三俊以文武诸臣诖误久系者众,请令出外候谳。因论告讦株蔓之弊,乞敕“内外诸臣行恻隐实政。内而五城讯鞠,非重辟不必参送法司;外而抚按提追,非真犯不必尽解京师;刑曹决断,以十日为期”。帝皆从之。
初,户部尚书侯恂坐屯豆事下狱,帝欲重谴之。三俊屡谳上,不称旨。谗者谓恂与三俊皆东林,曲法纵舍。工部钱局有盗穴其垣,命按主者罪,三俊亦拟轻典。帝大怒,褫其官下吏。应天府丞徐石麒适在京,上疏力救,忤旨切责。帝御经筵,讲官黄景昉称三俊至清,又偕黄道周各疏救。帝不纳,切责三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大学士孔贞运等复以为言,乃许配赎。
十五年正月,召复故官。会吏部尚书李日宣得罪,即命三俊代之。时值考选,外吏多假缮城、垦荒名,减俸行取。都御史刘宗周疏论之。诸人乃夤缘周延儒,嘱兵部尚书张国维以知兵荐,帝即欲召对亲擢。三俊言:“考选者部、院事,天子且不得专,况枢部乎?乞先考定,乃请圣裁。”帝不悦召三俊责之对不屈宗周复言三俊欲俟部院考后第其优劣纯疵恭请钦定若但以奏对取人安能得真品帝不从由是幸进者众
三俊为人端严清亮,正色立朝。惟引吴昌时为属,颇为世垢病。时文选缺郎中,仪制郎中吴昌时欲得之。首辅周延儒力荐于帝,且以嘱三俊。他辅臣及言官亦多称其贤,三俊遂请调补。帝特召问,三俊复徇众意以对。帝颔之,明日即命下。以他部调选郎,前此未有也。帝恶言官不职,欲多汰之,尝以语三俊。三俊与昌时谋出给事四人、御史六人于外。给事、御史大哗,谓昌时紊制弄权,连章力攻,并诋三俊。三俊恳乞休致,诏许乘传归。国变后,家居十余年乃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二》,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帝不悦/召三俊/责之/对不屈/宗周复言/三俊欲俟部院考后/第其优劣纯疵/恭请钦定若但以奏/对取人安能得真品/帝不从/由是幸进者众
B.帝不悦/召三俊责之/对不屈/宗周复言/三俊欲俟部院考后/第其优劣纯疵/恭请钦定/若但以奏对取人/安能得真品/帝不从/由是幸进者众
C.帝不悦/召三俊责之/对不屈宗周/复言/三俊欲俟部院考后/第其优劣纯疵/恭请钦定若但以奏/对取人/安能得真品/帝不从/由是幸进者众
D.帝不悦/召三俊/责之/对不屈宗周/复言/三俊欲俟部院考后/第其优劣纯/
恭请钦定/若但以奏对取人安能得真品疵/帝不从/由是幸进者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B.“东林”指东林党,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
C.“疏”指“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以叙述和议论为主。
D.“调补”指调任官职。张居正《答铨部李石塘书》:“考功之缺,已属铨曹调补疵。”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三俊嫉恶如仇。他先是纠察有关部门中尤为玩忽职守的数人,后又淘汰魏忠贤的遗党,并多次与兵部争执士兵虚数冒领一事。
B.郑三俊勇于进谏。他大胆指出株连的弊端,并乞求下令让朝廷内外众臣施行怜悯政治,还反对皇帝直接召来官员对话、亲自提拔的做法。
C.郑三俊遭人嫉恨。他先是因侯恂案被诬,进谗言的人说他和侯恂同是东林党人,而在审案时想歪曲破坏法律释放侯恂;后又遭给事、御史诋毁。
D.郑三俊守正不终。他为人纯正清明,但因依从众人心意在皇帝面前推荐吴昌时,使吴昌时得以顺利调任,而后遭到人们的指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御经筵,讲官黄景昉称三俊至清,又偕黄道周各疏救。(5分)
(2)时值考选,外吏多假缮城、垦荒名,减俸行取。(5分)
参考答案
4.B(解答时,先找出人名,确定“帝”是整个事件的组织者,再根据“召”“对”“言”和虚词“之”“安”等的用法,即可断句。 )
5.C(“疏”属于议论文,以议论为主。)
6.A(根据原文可知,郑三俊“淘汰魏忠贤的遗党”在先,“纠察有关部门中尤为玩忽职守的数人”在后。)
7.(1)皇帝驾临御前讲席,讲官黄景防称赞郑三俊很清正,又偕同黄道周各自上疏相救。(关键词“御”“偕”“疏”各l分,大意2分。)
(2)当时正遇上考核选拔官员,地方官员多假借修城、开荒的名义,减少俸禄经保举调任京职。(关键词“值”“假”“行取”各1分,大意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同时掌管吏部事务。南京众官多是魏忠贤遗党,这年朝廷考核京官,郑三俊把他们全部淘汰了。京城遭受兵乱,大臣受到重罚。南方粮食每年交纳数额为八十二万七千多,积欠至数百万斤,但兵部又不停地增加士卒。郑三俊刚到时,仓库里仅有不到一个月的粮饷。郑三俊极力清除积久的弊政,纠察有关部门中尤为玩忽职守的几个人,多次与兵部因士兵虚数冒领的事争执,一段时间以后,士兵得以常饱。
政绩考核时进人京城,留任刑部尚书,被加封为太子少保。皇帝认为阴阳失和,命令司礼中官登记囚犯,判处流放徒隶以下的都减轻刑罪等次。郑三俊认为文武众臣中因被别人牵连而长久被囚禁的人很多,请求命令他们出外等候审判定罪。于是论说告发株连的弊端,乞求下命令“朝廷内外众臣施行怜悯政治。在京内五城审讯,不是死罪不必报送掌管司法刑狱的官署;在京外巡抚巡接控制捉拿,不是情真罪实的犯人不必全部解送京城:分管刑事的官员断案,以十日为期限”。皇帝听从了他所有的意见。
当初,户部尚书侯恂因屯豆一事获罪入狱,皇帝想重重治他的罪。郑三俊多次上报审判定罪的结果,都不合皇帝的心意。进谗言的人说候恂与郑三俊都是东林党人,郑三俊想要歪曲破坏法律释放罪人。有盗贼在工部钱局的墙上挖洞,朝廷命令审察头目的罪行,郑三俊也拟定判处轻罪。皇帝大怒,夺了他的官职交司法官员处置。应天府丞徐石麒恰好在京城,他上疏极力相救,触犯旨意遭到严厉斥责。皇帝驾临御前讲席,讲官黄景防称赞郑三俊很清正,又偕同黄道周各自上疏相救。皇帝不采纳,严厉斥责郑三俊欺骗自己。因郑三俊没有贪污营私,朝廷命令他出狱等候审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又救他,大学士孔贞运等人又为他说话,才允许发配来赎罪。
十五年正月,朝廷下诏令恢复他原来的官职。恰逢吏部尚书李日宣获罪,就命令郑三俊取代他。当时正遇上考核选拔官员,地方官员多假借修城、开荒的名义,减少俸禄经保举调任京职。都御史刘宗周上疏议论此事。众人就攀附周延儒,周廷儒嘱托兵部尚书张国维以懂得军事推荐这些人,皇帝就想召见他们令其回答问题后亲自提拔。郑三俊说:“考核选拔官员,是部、院的事务,天子尚且不能专任,何况是枢部呢?请求先考核审定,再请圣上裁决。”皇帝不高兴,召郑三俊责问此事,郑三俊应对不屈服。刘宗周又说:“郑三俊想等部、院考核审定后,排列出优劣好坏,再恭请圣上决断。如果只是凭借当面回答圣上提出的问题就选取人,怎能得到真正的人才呢?”皇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因此侥幸被选上的人很多。
郑三俊为人端庄严谨、纯正清明,在朝廷上正气凛然。只是推荐吴昌时为下属,颇被世人指责。当时文选缺郎中,仪制郎中吴昌时想得到此官职。首辅周延儒在皇帝面前极力推荐吴昌时,并且把他托付给郑三俊。其他辅政大臣以及谏官也多称赞吴昌时的贤能,郑三俊就请求调吴昌时任此官职。皇帝特意召见郑三俊询问,郑三俊又依从众人心意来回答。皇帝点头同意,第二天便下达任命之令。从别的部调选郎,以前没有过这种现象。皇帝讨厌谏官不称职,想多加淘汰,曾把这个想法告诉过郑三俊。郑三俊与吴昌时商量放出给事四人、御史六人出京外任。给事、御史群情激愤,议论纷纷。说吴昌时扰乱制度玩弄权术,接连上奏章极力攻击吴昌时,一并诋毁郑三俊。郑三俊恳求退休,皇帝下诏允许他乘坐驿车归家。国家发生变乱后,他在家居住十多年才去世。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傅介子,北地人也,因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
- 宋濂原文: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
- 徐光启传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
- 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人也。少便弓马。数随父伐蛮,以勇称。寡言有器质。荆州刺史谢晦闻其名,要之,未及往而晦败。雍州刺史刘道产深爱其能,元景时
- 《病梅馆记》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
- 李鸿章原文:来函由清江至镇搭轮船赴鄂,拟五月初七接篆,川费不足,借用弟与省斋各二千金,俟到任陆续缴呈老母收存。将来此项归还,乞禀母亲转交六弟
- 张固原文:丞相牛公①应举,知于頔②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④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
- 周书原文:郑孝穆,字道和,荥阳开封人。孝穆幼而谨厚,以清约自居。年未弱冠,涉猎经史。父叔四人并早殁, 昆季之中,孝穆居长。抚训诸弟
- 《将苑·卷一·将志》文言文《将苑·卷一·将志》作者:诸葛亮兵者凶器,将者危任,是以器刚则缺,任重则危。故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
- 袁枚原文: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令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
- 新唐书原文:太宗文德颇圣皇后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其先魏拓拔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父晟,字季,涉书史,矫鸷晓兵,仕隋为右骁卫将军。后喜图传
- 史记原文: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帝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
-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
- 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怎样学好语文文言文翻译?很多同学都不是很清楚,翻译文言文有三个基本原则: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
-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镪,
- 高考文言文则字的用法介绍1.“则”字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
- 捕蛇者说节选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
- 【原文】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
- 尚节亭记文言文翻译导语:尚节亭记是是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常见材料。下面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分享关于这篇文言文的翻译以及阅读试题。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及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