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10 08:26:23 

标签: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使獐疾走,马弗及至,已而得者,其时顾也。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任重也。贤者之举事也,不闻无功,然而名不大立、利不及世者,愚不肖为之任也。冬与夏不能两刑,草与稼不能两成,新谷熟而陈谷亏,凡有角者无上齿,果实繁者木必庳,用智褊者无遂功,天之数也。故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先王知物之不可两大,故择务,当而处之。
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有便于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于学者,无肯为也。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今有宝剑良马于此,玩之不厌,视之无倦;宝行良道,一而弗复。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乎!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养由基、尹儒,皆文艺之人也。荆廷尝有神白猿,荆之善射者莫之能中,荆王请养由基射之。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②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尹儒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梦受秋驾①于其师。明日往朝其师,望而谓之曰:“吾非爱道也,恐子之未可与也。今日将教子以秋驾。”尹儒反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梦受之。”先为其师言所梦,所梦固秋驾已。上二士者,可谓能学矣,可谓无害之矣,此其所以观后世已。
(《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
注释①秋驾:古代一种御马的技术。 ②括:箭的末端
8.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天之数也 劫数难逃
B.昼日讽诵习业 冷嘲热讽
C.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 矫枉过正
D.吾非爱道也 爱屋及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重载则不能数里 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
B.贤者之举事也 欲身之安也
C.然而名不大立 发之则猿应矢而下
D.明日往朝其师 此其所以观后世已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而得者,其时顾也
不久就被捕获,这是因为它时时回头张望
B.愚不肖为之任也
是因为有愚昧不肖的人做了他的拖累
C.宝行良道,一而弗复
(对于)好的行为与道理,却稍加尝试就不再钻研实行
D.请以十五岁
请让我从十五岁(开始学习)
11.下列对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骥,本意是良马、骏马。文中则指志向高远、才能杰出的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是此意。
B.布衣,因为古代平民只允许穿麻布的衣服,故借指平民,后来也指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墨翟,即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和非攻,善于守城,成语“墨守成规”与他有关。
D周公旦即周公姬旦,忠厚仁爱,礼待贤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句就是对他的赞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丘、墨翟夜见文王、周公问术,体现了用志精熟、心无旁骛的必要性。
B.宁越欲摆脱耕稼之苦而久学不止,终于有所成就,成为周威公的老师。
C.第三段养由基还未开弓,意念中就箭有所指锁定目标,彰显了高超的技艺。
D.尹儒夜梦秋驾而上朝拜见老师,两拜之后反身离开,足以见出其干脆爽利。
13.文中“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与《荀子?劝学》中“,;,”一致,都在讲“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
14.阅读第一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先王是如何成大务、立功名的。(4分)
参考答案
8.A(B前一个“讽”,背书;后一个“讽”,讽刺。C前一个“矫”,与“操”同义,持;后一个“矫”,D前一个“爱”,吝惜;后一个“爱”,喜爱。)
9.B(A前一个“以”,由于;后一个“以”,认为。B两个“之”都是主谓之间,取独,无义。C前一个“而”表转折,但;后一个“而”表顺承,无义。D前一个“其”代词,他的;后一个“其”,他们。)
10.D 正确的意思是让我用十五年(来实现)
11.A “骥”在文中仍用本义,指良马、骏马。
12.D “足以见出其干脆爽利”错。
1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或“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4.①去除有害的干扰性因素/专心致志,心无旁骛②不求两全/不走极端/不求完满③善于取舍/恰当选择
(评分标准:三点中任意两点即得满分,每小点中的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参考高难度
先王有了大事,就要消除妨害它的因素,所以他所要求的一定能得到,他所憎恶的一定能除掉,这是功成名立的原因。平庸的君主却不是这样,有了大事却不能消除妨害它的因素,这是他不能成功的原因。能不能消除妨害事务的因素,这是贤和不肖截然不同的原因。假使獐飞快地奔逃,马是追不上它的。但是不久就被捕获,这是因为它时时回头张望。骥日行千里,是因为车轻,拉重载就一天走不了几里,是因为负担重。贤明的人做事,决不是没有成效,但是名声不能显赫、福泽不能传及后世,是因为有愚昧不肖的人做了他的拖累。冬、夏两季不能同时形成,野草与庄稼不可能两样都收成,新粮成熟陈粮就必然亏缺,凡是长角的动物就没有上齿,果实繁多的树木一定长得低矮,思想偏狭的人做事就不会成功,这些都是自然的定则。所以天子做事情,不做得很完美,不做得很极端,不做得很圆满。完美就会转向缺损,极端就会转向反面,满盈就会转向亏失。先王知道事物不能两方面同时发展壮大,所以对于事务要加以选择,适宜做的才做。
孔丘、墨翟、宁越,都是没有地位的读书人。他们考虑天下所有事务,认为没有比先王道术更重要的,所以就日夜学习。有利于学习的事没有不做的,有不利于学习的事都不肯做。据说孔丘、墨翟白天背诵经典研习学业,夜里就亲眼见到了文王和周公,当面向他们请教。他们用心如此精深,还有什么做不到?还有什么办不成?所以说:“精心习熟,鬼将告知。”并不是真的有鬼神告知,是因为精心习熟啊!假如有宝剑良马,人们一定会把玩起来不知满足,观赏起来不觉疲倦。而对于嘉言懿行,却稍加尝试就不再钻研实行。这样做,还想使自身平安,名声显扬,不是太困难了吗?宁越是中牟的草野之民,苦于耕作的辛劳,对他的友人说:“怎样做才能免除这种痛苦呢?”他的友人说:“做什么也比不上学习。学习三十年就可以显达了。”宁越说:“让我用十五年来实现。别人休息,我不敢休息;别人睡觉,我不敢睡觉。”学了十五年,周威公拜他做了老师。箭的速度很快,射程却不超过二里,因为它飞一段就停了下来。步行速度很慢,却可以走到几百里之外,因为脚步不停。如果凭宁越的才干,又长久不停地努力,他成为诸侯的老师,难道不正应该吗?
养由基和尹儒都是精通技艺的人。楚国朝廷中曾有一个白色的神猿,楚国善射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射中,楚王就请养由基来射它。养由基拿着弓箭去了。还没开弓,实际上就把白猿射中了,箭一射出去,白猿就应声坠落。由此看来,养由基具有在射中目标以前就能从精神上把它射中的技艺。尹儒学习驾车,学了三年仍无所得,为此很苦恼。夜里做梦,梦见从老师那里学习秋驾的技艺。第二天去拜见老师。老师看见他,就说:“我从前并不是吝惜技艺舍不得教你,是怕你还不可教授。今天我将教给你秋驾的方法。”尹儒转身后退几步,向北再拜说:“这种技艺我昨天夜里在梦中已经学了。”他先向老师叙述自己所梦到的,梦到的正是秋驾的技艺。以上述两位士人,可算是能学习了,可以说没有什么东西能妨害他们了,这正是他们扬名后世的原因啊!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送灵澈上人(即《送灵澈》) 原文: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注:选自《刘随
  • 梁书王筠传文言文及译文原文: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
  • 陈实与“梁上君子”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 蔡磷坚还亡友财    【原文】蔡磷,字勉旃(zhān),吴县人。重诺责①,敦②风义③。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 语文文言文乘隙练习题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
  • 宋史原文: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清臣幼敏异,好学善属文。天圣二年,举进士,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宋进士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是冬,京
  • 二十四忠原文:唐李绛,善谏。上欲罪白居易绛曰:“陛下容纳直言,故群臣敢谏。居易志在纳忠,今罪之,恐天下箝口矣。”上悦而止。上尝责绛言太过,绛
  •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
  • 游褒禅山记高一文言文翻译作者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褒禅山记高一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
  • 定远弓手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定远弓手文言文翻
  • 高考文言文知识诣:到-----去造:到-----去,造访;制造;成就,造就谒:拜见,请见;请求;告诉,陈述过: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
  • 刘大櫆原文:许君讳曾裕,少卓荦①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
  • 戴渊从善文言文翻译戴渊从善主要描写了戴渊的生平故事。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戴渊从善文言文翻译!戴渊从善文言文翻译原文戴 渊 ①少 时, 游 侠②
  • 汉书原文: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以父德任为辇郎。既冠,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文
  • 初中文言文时间要点归纳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除小部分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外,大部分与现代汉语有异。下面所辑表示“早晨”的词,是从现行中学文言文
  • 正名《吕氏春秋》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也。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已矣,
  • 《百家姓强》文言文的历史来源历史来源「强」源出:一:据《姓苑》所载,为春秋时郑国大夫强钽之后。二:古代氏族姓氏,据《十六国春秋》所载,略阳氏
  • 过秦论(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
  • 杨震四知的文言文翻译杨震(59一124),字伯起,弘农华阴(河南陕西一带)人,东汉经学家。杨震教过书,教书的时候学生很多,教出了不少人才,被
  • 萧景,字子昭,高祖从父弟也。父崇之字茂敬,以干能显,为政尚严厉,官至冠军将军、东阳太守。永明中,钱唐唐翊之反,别众破东阳,崇之遇害。景八岁随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