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08:35:09 

标签:

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少善书计,初为左藏小吏,以强干闻。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周祖闻之怒,将谴责之,而恐伤世宗意,徙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即位,召为枢密承旨。时宰相景范判三司,被疾,世宗命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权判三司。世宗征淮南,留美为大内部署。一日,方假寐,忽觉心动,遽惊起行视宫城中。少顷,内酝署火起,既有备,即扑灭之。俄真授三司使。 
四年,世宗再幸淮上,皆为大内都点检。北征,又为大内都部署。师还,为左监门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判三司。美强力有心计,周知其利病,每有所条奏厘革,上多可之,常以干敏称。世宗连岁征讨,粮馈不乏,深委赖焉。然以澶渊有所求假,颇薄之,美亦自愧。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傅。 
宋初,加检校太尉。初,李筠镇上党,募亡命,多为不法,渐倔强难制。美度筠必叛,阴积粟于怀、孟间。后筠果叛,太祖亲讨之,大军十万出太行,经费无阙,美有力焉。拜定国军节度。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未几,他郡有诣阙诉长吏受率分钱者,皆命偿之。 
(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八》)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宰相景范判三司,被.疾                 被:遭受,患 
B.世宗再.幸淮上                           再:两次 
C.然以澶渊有所求假,颇薄.之               薄:迫近,靠近 
D.阴.积粟于怀、孟间                       阴:暗中,暗地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张美“有心计”的一组是(3分) 
①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           
②周知其利病,每有所条奏厘革 
③美度筠必叛,阴积粟于怀、孟间     
④经费无阙,美有力焉 
⑤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美年轻时善于写字和筹算,起初担任左藏小吏,后特补任本库专知,出任澶州粮料使。 
B.世宗即皇帝位后召张美入朝,因当时宰相景范有病,世宗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暂代主管三司。 
C.世宗征讨淮南,留张美任大内部署。因及时扑灭内酝署大火,不久,正式授任三司使。 
D.世宗连年征讨,粮食供给不缺,张美功不可没,但因为在澶渊时作假逢迎,世宗始终不大重用他。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0分)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少顷,内酝署火起,既有备,即扑灭之。(4分)
 ②募亡命,多为不法,渐倔强难制。(3分)
参考答案
8.C【轻视,看不起】 
9.B【①写他逢迎作假,⑤写他清廉不贪】 
10.D【世宗只是“薄之”,即轻视他,但他的官职屡迁,是重用的表现】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0分)  (1)(共7分)
(1)①不久(1分),内酝署起火(1分),(因为)已有准备(1分),马上扑灭了大火(1分)。
②招募亡命之徒(1分),常干不法之事(1分),(势力)渐渐崛起强大难以控制(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年轻时善于写字和筹算,起初担任左藏小吏,凭借能力强办事干练闻名。三司上奏推荐他,特补任本库专知,出任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守澶渊时,每次有索求索取,张美一定违背制度供给他。周太祖听说后大怒,打算谴责他,又恐怕伤害世宗的心,改任张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即皇帝位后,召他入朝担任枢密承旨。当时宰相景范兼管三司,遭受疾病,世宗任命张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暂代主管三司。世宗征讨淮南,留张美任大内部署。一天,他正在和衣而睡,忽然感觉心有所动,急忙起来巡视宫城中。不久,内酝署起火,因为已有准备,马上扑灭了大火。不久,(他被)正式授任三司使。
显德四年,世宗两次到淮南,都任命张美为大内都点检。世宗北伐,又任命他为大内都部署。部队回朝,任左监门卫上大将军,充任宣徽北院使,主管三司。张美办事能力强又有心计,能全面理解事情的利弊,每次上奏条列改革主张,皇上大多同意他的意见,常以干练敏捷著称。世宗连年征讨,粮食供给不缺,实在依赖他的努力。但因为在澶渊时作假逢迎,非常看不起他,张美也自感惭愧。恭帝即帝位,加任他为检校太傅。
宋朝初期,加任检校太尉。当初,李筠镇守上党,招募亡命之徒,常干不法之事,(势力)渐渐崛起强大难以控制。张美料想到李筠一定会叛乱,暗地在怀、孟之间积聚粮食。后来李筠果然叛乱,太祖亲自率兵讨伐,大军十万从太行出发,经费不缺,张美有大功劳。授任定国军节度。朝廷在关中买木材,同州每年拿出缗钱数十万借给百姓,长吏取走十分之一,称为率分钱。每年达数百万,只有张美不收取此钱。不久,别的郡里有人到朝廷告发长吏受率分钱,朝廷命令长吏们都偿还出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原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1,并不是眼中之竹2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
  •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通假字总结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颁:通
  •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
  • 钟氏之子文言文翻译《钟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钟氏之子文言文翻译!钟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原文钟毓、钟会少
  • 百家姓库文言文《百家姓厍》作者:佚名历史来源1、厍姓系出厍狄氏所改。北周时有厍狄氏,后改为厍姓。据《后汉书》载,有金城太守厍均。据《后汉书·
  • 旧唐书.良吏传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译文任迪简,京兆万年人。举进士。初为天德军使李景略判官。性重厚,尝有军宴,行酒者误以醯①进。迪简知误,以景
  • 努力奋斗的文言文名句努力一直是我们需要的,各位,我们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努力奋斗的文言文名句,欢迎各位阅读哦!努力奋斗的`文言文名句11、衣莫
  •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而集录之。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必有收而
  • 元史原文:①陈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时诸王得自辟官属,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王既分土
  • 文言文阅读训练《日知录》篇《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
  • 李春芳,字子实,杨州兴化人。嘉靖二十六年,举进士第一,除修撰。简入西苑撰青词,大被帝眷,与侍读严讷超擢翰林学士。寻迁太常少卿,拜礼部右侍 郎
  • 南辕北辙文言文及其翻译《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
  • 梁君出猎    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
  • 陈书原文:孙玚,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玚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
  •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n
  • 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1.重视预习
  • 王谷山李隆生真身赋文言文王谷山李隆生真身赋--------曾听说李隆生成了菩萨,不以为然,现在李氏重修王谷山庙,展示墓塔真身。幕阜山下湖北通
  • 《窃槽》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
  • 明史原文: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天启元年举于乡。崇祯中授南阳知县。地四达,贼出没其间,数被挫去。已,又讨平土寇,益知名。迁兵部主事,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