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魏书·温子升传》“温子升,字鹏举”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魏书·温子升传》“温子升,字鹏举”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09:06:56 

标签:

温子升,字鹏举,自云太原人,晋大将军峤之后也。世居江左。子升初受学于崔灵恩、刘兰,精勤,以夜继昼,昼夜不倦。长乃博览百家,文章清婉。为广阳王渊①贱客,在马坊教诸奴子书。作《侯山祠堂碑文》,堂景见而善之,故诣渊谢之。景日:“顷见温生。”渊怪问之,景日:“温生是大才士。”渊由是稍知之。
    熙平初,中尉、东平王匡博召辞人,以充御史,同时射策者八百余人,子升与卢仲宣、孙搴等二十四人为高第。于时预选者争相引决,匡使子升当之,皆受屈而去。搴谓人日:“朝来靡旗乱辙者,皆子升逐北。”遂补御史,时年二十二。台中文笔皆子升为之。以忧去任,服阕,还为朝请。
    正光末,广阳王渊为东北道行台,召为郎中,军国文翰皆出其手。于是才名转盛。黄门郎徐纥受四方表启,答之敏速,于渊独沉思日:“彼有温郎中,才藻可畏。”及渊为葛荣所害子升亦见羁执还京李楷②执其手日卿今得免足使夷甫惭德自是无复官情‘闭门读书厉精不已。
    萧衍④使张皋写子升文笔,传于江外。衍称之日:“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恨我辞人,数穷百六。”阳夏太守傅标使吐谷浑,见其国主床头有书数卷,乃是子升文也。济阴王晖业尝云:“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杨遵彦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唯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素。齐文襄王引子升为大将军府谘议参军。子升前为中书郎,常诣萧衍客馆受国书,自以不修容止。谓人日:“诗章易作,逋峭难为。”
    子升外恬静,与物无竞,言有准的,不妄毁誉,而内深险。事故之际,好预其间,所以终致祸败。又撰《永安记》三卷。无子。(节选自《魏书·温子升传》,有改动)
    [注]①广阳王渊:元渊,广阳王。后文“东平王匡”,元匡,东平王;“济阴王晖业”,元晖业,济阴王。②李楷,字夷甫。③萧衍:梁武帝,姓萧名衍,字叔达。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渊为葛荣所害/子升亦见/羁执还京/李楷执其手日/卿今得免足/使夷甫惭/德自是无复官情/闭门读书/厉精不已/
B.及渊为葛荣所害/子升亦见羁执/还京李楷/执其手日/卿今得免足/使夷甫惭德/自是无复官情/闭门读书/厉精不已/
C.及渊为葛荣所害子升/亦见羁执/还京李楷执其手/日/卿今得免/足使夷甫惭德自是/无复官情/闭门读书/厉精不已/
D.及渊为葛荣所害/子升亦见羁执/还京/李楷执其手日/卿今得免/足使夷甫惭德/自是无复官情/闭门读书/厉精不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中是尚书省中分掌各司事务的高级官员.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等,属员外级。
    B.字是男子18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所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谦称自己称名,尊称他人称字。
    C.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代表流派有儒、道等,也可用来代指百家著作。
    D.熙平,年号。年号是古代纪年方式之一,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熙平”属后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子升学业有成。他勤学好读,博览百家,工诗善文;早年为广阳王元渊的下等宾客,后为文学家常景所赏识;东平王元匡等试选御史,温子升中选,始得良机。
    B.温子升形象独异。他看似恬静,与人无争,言而有物,不妄毁誉,实则城府极深;先致力功成名就,后又无为官之愿}认为诗章易作而行为不羁难为。
    C.温子升德才兼优。杨遵彦《文德论》称赞文人中唯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等人有美德素养;温子升也在齐文襄王面前自荐,并担任了大将军府咨议参军。
    D.温子升文名卓著。济阴王元晖业赞扬他的诗文已超过了谢灵运、沈约等人;其作品传至梁朝,梁武帝萧衍大加赞赏,让人模仿其文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作《侯山祠堂碑文》,常景见而善之,故诣渊谢之。(5分)
    (2)台中文笔皆子升为之。以忧去任,服阕,还为朝请。(5分)
参考答案
4.D
5.B(“加冠”应为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6.C(文中有“齐文襄王引子升为大将军府谘议参军”,可见是齐文襄王引荐温子升担任的大将军府谘议参军)
 7.(1)写《侯山祠堂碑文》,常景见到后很赞赏,故到元渊处感谢。
(2)台中文笔都是温子升所为。后以家丧离任,丧期满后,又应朝请任原职。
    
参考译文
    温子升,字鹏举,自称太原人,晋代大将军温峤的后代。世代居住江左。祖恭之,刘义隆政权彭城王刘义康的户曹,避难归国,定居在济阴冤句,因而成为该郡县人。家中世代寒微。父温晖,兖州左将军府长史,行济阴郡事。
    子升开始在崔灵恩、刘兰处受学,读书精勤,昼夜不倦。长大后博览百家,为文清婉。作为广阳王元渊的下等宾客,在马坊教众奴子书。写《侯山祠堂碑文》,常景见到后很赞赏,故到元渊处感谢。景说:“刚刚见到温生。”元渊很奇怪地问是怎么回事,景说:“温生是大才士。”元渊从此待温子升渐渐好起来。
    熙平初年(516),中尉、东平王元匡广召善文辞之人,以充任御史,同时参加射策考试的有八百多人,温子升与卢仲宣、孙搴等二十四人中高第。当时参与选拔的人争相引决,元匡让温子升去应付他们,众人都受屈而去。孙搴对人说:“朝来吵吵嚷嚷的人群,都是子升把他们赶走了。”于是补御史职,当时只二十二岁。台中文笔都是温子升所为。后以家丧离任,丧期满后,又应朝请任原职。
    正光末年(525),广阳王元渊任东北道行台,召温子升任郎中,军国文书都出自他的手笔。从此才名转盛。黄门郎徐纥受四方表启,回答迅速,对于元渊独沉思说:“他有温郎中,才辞可畏。”高车人战败逃散,珍宝到处都是,子升只取绢四十匹。等到元渊被葛荣所害,子升也被逮捕了。葛荣部下都督和洛兴与温子升是旧相识,送给温子升数十匹马,他到了冀州。还京后,李楷握着他的手说:“卿今免祸,足以使夷甫忏悔惭愧。”从此后,温子升没有了为官的愿望,闭门读书,厉精不已。
    萧衍让张皋模仿温子升文笔,传文江外。萧衍称赞说:“曹植、陆机又生于北土。恨我辞人,白白有一百零六人。”阳夏太守傅标出使吐谷浑,看到其国主床头有书数卷,原来是温子升的文字。济阴王晖业曾经说:“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日方,我子升足以陵颜压谢,含任吐沈。”杨遵彦作《文德论》,认为古今文人都负才遗行,行薄险忌,只有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行
    齐文襄王引荐子升为大将军府咨议参军。子升以前任中书郎,曾到萧衍客馆接受国书,自己不修举止,对人说:“诗章易作,行为不羁难以做到。”
    温子升外貌恬静,与物无争,言而有物,不妄毁誉,而城府极深。每有大事,喜欢参预,所以最终还是祸及自己。又写有《永安记》三卷。无子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
  • 浅析文言文断句法课外文言文阅读在各地的中考当中是作为附加题的形式出现的,主要考查对课内知识的迁移与延伸,一般来说,课内文言文知识掌握得很好的
  •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阅读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 史记史记原文:《史记卷七十七1魏公子列传第十七》: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音同“希”)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
  • 高三语文重点文言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2、蒙:惠言语、武、昭
  •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
  •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万历二十八年举于乡。善谈兵。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是大军屯山海关,永平为
  •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
  • 李温陵传[明]袁中道李温陵者,名载贽。少举孝廉,以道远,不再上公车,为校官,徘徊郎署间。后为姚安太守。公为人中燠外冷,丰骨棱棱。性甚卞急,好
  • 南史原文: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也。炯少有隽才,为当时所重。景之难,吴郡太守袁君正入援京师,以炯监郡。京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遣使召炯,
  •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及陈胜、项粱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
  • 《送石处士序》文言文翻译《送石处士序》的主旨一为阐明石处士此次出仕不违初衷,为行其所当行;二为借此时机,对他作一些规诫,并且通过此事对节度使
  • 明史原文: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与弼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图》,慨然响慕,遂罢举子业,尽读四书、五经、洛闽①诸录,不下楼者数年。中岁家益贫,
  • 高考语文文言文教会断句的方法一、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
  • 明史原文:陈子壮,字集生,南海人。万历四十七年以进士第三人授翰林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
  • 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小编整理了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欢迎欣赏与借
  • 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技巧文言文阅读因为文言的特点学生阅读障碍较大,但只要掌握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规律,得高分也不难。首先,要清楚考什么。文言文阅读的
  •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四节》文言文《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四节》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
  • 偻者承蜩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 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解词:时:按时;说:同“悦”,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上海寿光中昊潍碱销售处  香港宝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野马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朝阳万仕发电子有限公司  邢台华泽阳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维冠视界有限公司  文山奔宝沃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东兴安匠电子厂  上海国信压缩机有限公司  营口佐泰超声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