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26 06:25:27
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富顺知县。公廉恤民,治声大起。忧归,补邯郸。入为工部主事,历郎中。董作京师外城,修九陵,吏无所侵牟,工成加俸。连丁内外艰。服除,补兵部,擢保定知府。故事,岁籍民充京师库役,清罢之。振荒弭盗,人以比前守吴岳。历迁易州副使,陕西参政,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并以清望,荐章十余上。
隆庆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未上,改四川。清久宦川中,僚吏惮其风采,相率厉名行,少墨败者。郡县卒岁团操成都,清罢之。番人入贡,裁为定额。痛绝强宗悍吏,毁者亦众。陕西贼流入境,巡按御史王廷瞻劾清纵寇。大学士赵贞吉言:“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今蜀地岁荒民流,方倚清如父母,奈何弃之!任事臣欲为国家利小民,必得罪豪右。论者不察,动以深文求之。顷海瑞既去,若清复罢,是任事之臣皆不免弹击,惟全躯保位为得计矣。”疏奏,不允,命解官听调。清遂不出。
万历二年,起抚山西。未赴,改贵州。历两京大理卿,三迁刑部尚书。张居正当国,尚书不附丽者独清。居正既卒,籍冯保家,得廷臣馈遗籍,独无清名,神 宗深重焉。会吏部尚书梁梦龙罢,即以清代。日讨故实,辨官材,自丞佐下皆亲署,无一幸进者。中外师其廉俭,书问几绝。甫半岁,得疾归。帝数问阁臣:“严尚 书病愈否?”十五年,兵部缺尚书,用杨博故事,特诏起补。遣使趣行,而清疾益甚,不能赴。又三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清初拜尚书,不能具服色,束素犀带以朝。或嘲之曰:“公释褐时,七品玳瑁带犹在耶?”清笑而已。
选自《明史。严清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
B.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
C.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
D.贼起陕/贻害川徼/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责巡抚/臣蜀人/深知清约己/爱人省事任怨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大学士, 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商级秘书官。
C.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是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
D.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七品,古代官员分七品十八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严清善于治理,有名声。他考中进士担任富顺知县,治理名声兴起;他担任工部主事,搞建筑的官员不敢牟利;他在多地任职,因美好的名声被举荐.
B.严清敢于作为,遭到嫉恨。他取消士兵每年在成都的操练,栽决外族进贡数额,严厉打击坏人,很多人说他的坏话,有ren6*弹劾他,他因此被罢官。
C.严清正直公正,不阿权贵。他是尚书中唯一不依附张居正的人,张居正去世后,查抄张的家,获得登记大臣赠送财物的簿册,只没有严清的名字。
D.严清崇尚简朴,深得皇帝信任。他刚担任尚书时,因为不能备办符合身份的颜色的衣服被人嘲笑,但他不以为意;皇帝器重他,惦记他的病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岁籍民充京师库役,清罢之。振荒弭盗,人以比前守吴岳。(5分)
(2)清久宦川中,僚吏惮其风采,相率厉名行,少墨败者。(5分)
4.B(原文标点为“醎起陕,始害川微,即有罪,当罪守土臣.不宜专贲巡抚。臣蜀人,深知治约己爱人.省事任怨”)
5.D(“七品十八级”错,应为“九品十八级”)
6.C(“查抄张的家”错.应是“查抄冯保的家”)
7.(1)旧例,每年登记百姓充当京城仓库的劳役,严淸停止这件事,救济灾荒消灭强盗,人们把他和以前的太守旲岳相提并论,(得分点:故事、箱、振、比各1分,句意1分)
(2)严淸长期在四川做官,属官害怕他的声望,一个个磨砺名节品行,很少有贪污腐敗的。 (得分点:惮、风采. 相率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人,嘉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任命做富顺知县.严清公正廉沽.体恤百姓,治理的名声广泛兴起。因守丧辞职田家,补官邯郸知县。 调入朝达担任工部主事。益督建造京城的外城墙,修建九陵,官吏没有侵占牟利的,工程完成增加俸梂。升任保定知府。旧例,每年登记五姓充当京城仓库的劳役, 严清停止这件事。救济灾荒消灭强盗。人们把他和以前的太守吴岳相提并论,首升任易州副使.玦西参政,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同时因为有美好的名声,举荐奏 章十多次呈上朝延。
隆庆二年,凭着右佥都御史的身份担任责州巡抚。.没有上任,调往四川。严清长期在四川做官,属官害怕他的声望,一个个磨砺名节品行,很少有贪污腐敗 的。郡县士兵每年在成都聚集操练,严清取消这件事,外族人进献財物,严清我决为规定数额。彻底杜绝强横帮派和凶狠的官吏,说他坏话的人也多。陕西的流窜进 入四川境内,巡按御史王延瞻弹劾严清放纵强盗。大学士赵贞吉说:“盗贼从陕西兴起,给四川边境带来祸害。 如果有罪,应当惩罚守土的大臣,不应该单单责罚巡抚。我是蜀地人,很了解严清约束自己爱护别人,减少事务。不怕别人埋怨。现在蜀地荒年百姓,正把严清像父 母那样依靠,为什么要抛弃他!掌管职事的大臣想对国家有作为对小民有好处,必定得罪权贵,议论的人不加细察,动不动就用苛刻的法令条文来要求他,不久 前海瑞已经离去,假如严清又被罢免,这是掌管职事的大臣都免不了被弹劾攻击。只有保全身体保住位置是最好的计策了。奏章呈上去,朝廷不准许,命令严清解除 官职听候调遣,严清于是不出来做官。
万历二年,起用担任山西巡抚,没有赴任,改任贵州巡抚,曾任两京大理卿.多次升职担任刑部尚书,张 居正掌管国政,尚书不依附他的只有严清。张居正去世后,查抄冯保的家,获得朝延大臣赠送财物的登记薄册,只没有严清的名字,神宗十分器重他。恰好吏部南书 梁梦尼罢职,就用严清接替,严清每天研究往日的事实。 辨别官员的才能资质,从丞佐以下都亲自签署,没有一个人侥幸获取官位,朝延内外学习他的廉洁节俭。书信几手断绝。才半年,得病辞职回家,皇帝多次询问阁 臣:“严尚书的病好了没有?”万历十五年,兵部空缺尚书,引用杨博的旧例,特别下诏起用严清补缺。派使者催促动身,但是严清的病更严重,不能赴任。又过了 三年去世, 严清刚担任尚书,不能置备正规顏色的服饰。束着素色的犀带上朝,有人嘲笑他说:“您刚做官时,七品玳瑁带还在吗? ”严清笑笑罢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旧唐书原文:郭孝恪,许州阳翟人也,少有志节。隋末,率乡曲数百人附于李密,令与徐勣守黎阳。后密败,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阳翟郡公,拜宋州剌史。其
- 约不可失文言文的道理约不可失的意思是:做人应该守信用,一诺千金,无论对什么人什么事,绝不可言而无信。下面是关于约不可失文言文的道理的内容,欢
- 牛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弘之裔。幼孤,下杜樊乡有赐田数顷,依以为生。工属文,第进士。元和初,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浞俱第一,条指
- 苏轼原文: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鬣①,怒腹而浮于水②,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③,磔其腹而
-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曾祖洋,涿州别驾。祖智周,卢龙军节度推官。父曾,内园使。蒙少能文,晋天福中,举进士,入汉为鄠县主簿。赵思绾叛,遣郭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文言文两个知识点的质疑一、《陈涉世家》中赞阝字注音质疑九年制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六册所选文言文《陈涉世家》中攻钅至、赞阝、柘。谯⑧。皆下之。(
- 汉书原文: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
- 法华山①看梅记(明)杨师孔 余性酷喜看梅。西子湖一片胭脂气味,初至武林,未敢唐突。闻古荡二十里梅花,心神已飞越矣。花盛时天雨如注,
-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判断句详解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1、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 《与朱元思书》2、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与朱元
- 清史稿原文:刘永福,字渊亭,广西上思人,本名义。所部皆黑旗,号黑旗军。同治末,法人陷河内,法将安鄴构越匪黄崇英谋占全越,拥众数万,号黄旗。越
- 薛福成原文:嘉庆十九年,淮南州县旱饥。含山滨江之乡,有铜城闸镇者,岁比有秋,邻县饥民扶老襁幼就食者数千人。乡人大惊,为阖户罢市,自门隙窥之。
- 古代文言文名句古代文言文是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化,古代文言文的名言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古代文言文名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
-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导语:初一学习生活中,同学们要掌握哪些文言文的原文和翻译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篇一: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
- 张存敬,谯郡人也。性刚直,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唐中和中,从太祖赴汴,以其折节,颇见亲昵,首为右骑都将。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于危蹙之间,
- 赵人患鼠的文言文翻译导语:赵人患鼠出自《郁离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赵人患鼠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
- 苏轼《荀卿论》原文及翻译导语: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荀卿论》原文
-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