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小人无朋》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02:58:24
欧阳修《小人无朋》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小人无朋》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说法,从古代就有了,只是希望国君能够分清楚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一般说来,君子和君子是因为志趣相同而结为朋党,小人和小人则是因为利益相同而结为朋党,这是自然的道理啊!
然而臣下我认为小人是没有朋党的,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呢?小人所爱好、所贪图的是薪俸、是钱财啊!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相互牵引,勾结而成为朋党,这是假的。等到他们看到利益后就争先恐后了,有时利益没了就交情疏远,甚至反过来互相伤害,即使是兄弟亲戚这么亲近的人,也不能互相保护了。所以臣下我认为小人是没有朋党的,他们虽然暂时结为朋党,却是假的啊!君子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所坚持的是道义,他们所履行的是忠信,他们所爱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修养自己,就会志趣相同而互相助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情,就会心思相同而互相帮助,始终如一。这是君子的朋党哪!所以做君主的人,应当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唐尧的时候,小人共工、欢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凯等十六人结为一个朋党。舜辅佐尧,斥退了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凯的君子朋党,尧的天下因此而大为治理。到了舜自己做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互相赞美、互相谦让,一共二十二个人结为一个朋党,而舜都重用他们,天下也因此而大为治理。《书经》上说:“纣王有亿万名大臣,却有亿万颗心;周有三千名大臣,却只有一条心。”纣王的时候,亿万人的心各个不同,可以说并没有结为朋党,然而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大臣,三千人结为一个大朋党,可是周朝用了这些人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全天下的名士都囚禁了起来,把他们当党人看待;等到黄巾贼zao6*反,汉朝大乱,后来才懊悔觉悟,释放了所有党人,然而国家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末年,逐渐产生了朋党的争论,到了唐昭宗的时候,杀光了朝廷的名士,把他们都丢到黄河里去,并且说:“这些人自命清流,可以把他们丢到浊流里去啊!”唐朝也就随之灭亡了。
前代君主,能够使人人不同心思,不结为朋党的,谁也比不上纣王了;能够禁止好人结为朋党的,谁也比不上汉献帝;能够杀害清流的朋党,谁也比不上唐昭宗的时候。然而(这些人)结果都让国家纷乱灭亡。互相赞美,彼此推让,一点儿也不自相猜疑的,谁也比不上舜的二十二名大臣;舜也毫不怀疑地都进用了他们。然而后代并不讥笑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骗,反而称赞舜是个聪明睿智的圣君,这是因为他能分辨君子和小人啊!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大臣三千人共同结为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没有比得上周朝的了,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这是因为善人虽多却不嫌多啊!
前代治乱兴之的过程,当君主的人实在可以引为借鉴啊!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文明初,举进士。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亦可营山陵。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
- 《宋史、张克戬》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
- 刘大櫆《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刘大櫆原文:许君讳曾裕,少卓荦①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
- 课本文言文通假字知识1、七年级七上: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童趣》)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
- 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
- 赵子潚字清卿,七岁而孤。家贫力学。登宣和中进士第。调真州刑曹掾,与守争狱事,解官去。改衢州推官。胡唐老奇其才,任之。属时多故,子潚佐唐老缮完
- 汪纲,字仲举,黟县人,签书枢密院勃之曾孙也。以祖任入官,淳熙十四年中铨试,调镇江府司户参军。马大同镇京口,议者欲以两淮铁钱交子行于沿江,廷议
- 甄冲拒婚记南朝·刘义庆 甄冲,字叔让,中山人,为云社令。未至惠怀县,忽有一人来通云:“社郎①须臾便至。”年少,容貌美净。既坐,寒温
- 义猴文言文翻译义猴选自于《杏林集》 ,讲述一只有情有义猴子的故事。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义猴文言文翻译,欢迎查看。义猴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
-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翻译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 柳麻子说书文言文翻译柳麻子说书是张岱所写,大家会怎么翻译这篇文言文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柳麻子说书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柳麻子说书文言
- 晚游六桥①待月记 【作者】:袁宏道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②。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③。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
- 刘瓛字子硅,沛郡相人。年五岁,闻舅孔熙先读《管宁传》,欣然欲读,舅更为说之,精意听受,曰:“此可及也。”除奉朝请,不就,兄弟三人共处蓬室一间
- 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只有牢固掌握语文知识点,才能学好这门课,鉴于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二语文文言文
- 余应桂,字二矶,都昌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四年,征授御史。劾户部尚书毕自严朋比,首辅周延儒纳孙元化参、貂,受杨鹤重赂。帝方眷延儒,责应桂
- 范仲淹故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在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若夜昏怠,辙以水沃
- 宋史原文:吴挺,字仲烈,以门功补官。从父璘为中郎将,部西兵诣行在。高宗问西边形势、兵力与战守之宜,挺占对称旨,超授右武郎、浙西都监兼御前祗候
- 汉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
- 《鹧鸪天》 晏几道 原文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
- 黄宗羲原文: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邃于易历。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