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菊说》文言文阅读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08 11:56:45
《爱菊说》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见夫幽姿劲质,凌轹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艰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处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谓贤友朋也。
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弃。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
(选自【元】戴良《爱菊说》)
10.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 齿:并列
B. 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 咎:过失
C. 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 类:类似,像
D. 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 错:指责,批评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处艰瘁而不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 又为之徘徊花下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C. 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D. 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 乃知震之所在
12.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
B.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
C.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
D.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4分)
(2)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4分)
(3)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4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陈书原文: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
- 二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一直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二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一起阅读吧!二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原文:孔子东游
- 史记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
- 金玉殉国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
- 李安,字玄德,陇西狄道人。高祖作相,引之左右,迁职方中大夫。复拜安弟悊为仪同。安叔父梁州刺史璋,与周赵王谋害高祖,诱悊为内应。悊谓安曰:“寝
- 何为饱而知人之饥文言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
- 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要点总结1、李白,盛唐诗人,字( 太白 ),号(青莲居士)。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
- 谢南冈小传的文言文及译文〔清〕恽敬谢南冈名枝崙,瑞金县学生。贫甚,不能治生,又喜与人忤。人亦避去,常非笑之。性独善诗,所居老屋数间,土垣皆颓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和氏璧和氏璧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
- 文言文注释解析欣赏峨冠大带之士,一量睹轻蓑小笠额飘飘然逸也,示必不动其咨嗟;长筵 广席之豪,一量遇疏帘净几悠悠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绻恋。人奈何
- 孔子世家赞的文言文翻译导语:《孔子世家赞》是西汉文学家司马迁写的一篇赞记。这篇短文是《史记·孔子世家》篇后的赞语,文中洋溢着司马迁对孔子的无
- 曹休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曹休字文烈,太祖从子也。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休年十余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以太祖举义兵
- 小升初文言文翻译积累《学弈》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 三国志原文: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
- 明史原文: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
- 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
- 叶嘉传苏轼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
- 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归纳“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
- 武王克殷【原文】武王⑴克殷⑵,召太公⑶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⑷?”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 ⑸;憎其人者,恶⑹其余胥⑺。咸刈厥⑻
- 文言文基础薄弱的高考生复习注意事项1.掌握基本知识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又可以分为五类:①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