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教学模式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4-15 17:46:12
文言文的教学模式
在高考的重压下,语文教师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箴言,不得已把课文支解为一个个与考点相应的知识点,在教条式的拆解和技术性的操练中似乎获取了实利,但它的代价是沉重的,学生在麻木地听讲训练中日渐丧失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点兴趣。
规范2项统一要求
1、提前布置预习。
现在有好多学生都不预习了,现代文还可以听得懂,但文言文如果不预习绝对是不行的,下死命令,就得预习,不学拉倒。教师要检查并适当公布检查结果。通过这一步,学生结合书xia6*注释和工具书完成正音任务,达到初步感知文章的目的。
2、使用统一的符号。
从学生一开始接触文言文就要求使用统一的符号,以方便日后的复习。如重点词用·,词类活用用▲,古今异义用□,通假字用○,固定句式用____,特殊句式用~~~~~来标识。在这个学习环节中,要使学生养成课上用符号做书间笔记和课下及时分项积累的习惯。用符号做书间笔记,易操作,重点鲜明,便捷,省时。分项积累,巩固重点、难点,使学生感到条理清楚,熟知每项知识掌握程度,能随时查漏补缺,更有利于复习。
教学模式
导语设计或幻灯展示:提供必要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作品产生的深层原因,有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如果学生对归有光的遭遇一无所知,漠然相对,就不会去用心体会《项脊轩志》中蕴涵在日常琐事中那份深沉的情感。学生了解了《鸿门宴》一文的历史背景及刘项的相关情况后,就会很有兴趣地去体验那宴会里的刀光剑影。
1、初次朗读,明辨句读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2、反复诵读
诵读的形式:教师范读,或者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等大多数学生较熟悉课文内容以后,还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朗读比赛。
3、点拨课文内容大意。
就一堂课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把理解字词全部下放给学生,但不是完全甩给学生。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负担,因为负担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没了,毕竟学生学习古文不是完全冲着那几个化石性的词汇来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抓住重点字词句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赏读课文,品味文言文的妙处。
4、举纲张目进行试背
因为已经反复阅读,并且点拨课文内容大意。下面应指导学生尝试再现。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而死记硬背肯定是没有多大意思的,常听到中学生抱怨要背那么多没用的.文言文。
5、质疑问难。
文言文可以质疑的地方太多了。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只要教师能遵循民主化教学原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因为质疑问难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效果。如果因此培养起初步的研究精神,倒也是意外的收获。
6、反复玩味,仔细揣摩--名句名段
让学生为圣哲的至理名言而深思,为良臣的苦口婆心而赞叹,为名士的痛苦忧思而唏嘘,为豪杰的慷慨赴难而扼腕。
一定要带领学生反复玩味,仔细揣摩名句名段。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佳句,学生能感知其美,但只能分析到动静结合、色彩绚丽、境界阔大这一步。我指导学生深入发掘,结果发现该名句的精髓在于作者描绘了一方和谐、澄明的天地,生命在那里自由地飞翔。这种理想的境界让作者心迷神往,千百年来也扣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明乎此,学生无不面露喜色。
7、深入文本--用当代视野诠释文言文
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者、作品情感共鸣。比如学习《游褒禅山记》,课文关于志、物、力的论述对学生很有教育价值,教师只要点一下,学生就自然联想到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和作者、课文就一下子沟通了。
课堂上的出彩有两种:一是外在的热闹,一是内在的沸腾。我更倾向于后者。深入文本--用当代视野诠释文言文,蕴涵出彩的可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如何才能学好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1.重视预习,
- 新唐书原文:(李)愬,字元直,有筹略,善骑射。宪宗讨吴元济①,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既败,七月,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败,又命袁滋为帅,滋亦无功。愬
- 胡惟庸,定远人。归太祖于和州,授元帅府奏差。除宁国主簿,进知县,迁吉安通判。吴元年,召为太常少卿。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正月,右丞相
- 宋史原文:张田字公载,澶渊人。登进士第。欧阳修荐其才,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敏建策增七郡塘水,诏通判集议,田曰:“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
- 龙渊义塾记 明宋濂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令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
- 淮南子原文: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
- 高考语文文言文释义要“追根溯源”准确表达高考文言文释义要“追根溯源”准确表达?很多学生总以为,文言文仅仅是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而学,文言文离我
-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二)误译文言文虚词二、误译文言虚词例2.将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
- 不受私谒文言文翻译杨震的八世祖杨喜,汉高祖时因功封赤泉侯。父亲杨宝,研习《欧阳尚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不受私谒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也。顺博涉经史,有才策,知名于世。始光初,从征蠕蠕。以筹略之功,拜后军将军。世祖将讨赫连昌,谓崔浩曰:“朕前北征,李
- 明良论龚自珍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
- 卖柑者言文言文翻译《卖柑者言》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写的一篇寓言。通过卖柑者对自己的柑橘“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辩驳,揭露出了那些名不副实、徒
- 隋书原文: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
- 文言文《尚书商书微子》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小师。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
- 徐霞客原文:临安府颜洞凡三,为典史颜姓者所开,名最著。余至滇省,南抵临安府。城南临泸江。此江西自石屏州异龙湖来,东北穿出颜洞;而合郡众水,亦
- 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擢进士第,补钦州军事推官。钦土烦郁,人多死瘴疠。的见转运使郑天监,请曰:“徙州濒水可无患,请转而上闻。”从之,天监
- 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 刘义庆原 文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
- 问羊知马年文言文翻译问羊知马是一个成语,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吧!问羊知马年文言文翻译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问羊知马
- 易传归妹文言文作者:佚名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