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请减五路城堡札子》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06:05:20
曾巩
原文:
夫将之于兵,犹弈之于棋。善弈者置棋虽疏,取数必多,得其要而已。故敌虽万变,途虽百出,而形势足以相援,攻守足以相赴,所保者必其地也。非特如此,所应者又合其变,故用力少而得算多也。不善弈者,置棋虽密,取数必寡,不得其要而已。故敌有他变,途有他出,而形势不得相援,攻守不能相赴,所保者非必其地也。非特如此,所应者又不能合其变,故用力多而得算少也。守边之臣知其要者所保者必其地故立城不多则兵不分兵不分则用士少所应者又能合其变故用力少而得算多犹之善弃也。不得其要者,所保非必其地,故立城必多,立城多则兵分,兵分则用士众,所应者又不能合其变,故用力多而得算少,犹之不善弈也。
昔张仁愿度河筑三受降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首尾相应,由是朔方以安,减镇兵数万。此则能得其要,立城虽疏,所保者必其地也。仁愿之建三城,皆不为守备,曰:“寇至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域,犹须斩之,何用守备?”自是突厥遂不敢度山,可谓所应者合其变也。
今五路新立之城,十数岁中,至于再倍,则兵安得不分?士安得不众?殆疆场之吏,谋利害者不得其要也。以弈棋况之,则立城不必多。臣言不为无据也。以他路况之,则北边之备胡,以遵誓约之故,数十年间,不增一城一堡,而不患戍守之不足,则立城不必多,又已事之明验也。臣以此窃意,城多则兵分,故谓西北之兵已多,而殆恐守边之臣,未有称其任者也。况由其所保者未得其要,所应者未合其变,顾使西北之兵独多,而东南不足。
夫公选天下之材,而属之以三军之任,以陛下之明,圣虑之绪余,足以周此。臣历观世主,知人善任使,未有如宋兴太祖之用将英伟特出者也。故能拨唐季、五代数百年之乱,使天下大定,四夷轨道,可谓千岁以来不世出之盛美。以陛下之聪明睿圣,有非常之大略,同符太祖。则能任天下之材以定乱,莫如太祖;能继太祖之志以经武,莫如陛下。臣诚不自揆,得太祖任将之一二,窃尝见于斯文,敢缮写以献。万分之一,或有以上当天心,使西北守边之臣,用众少而得算多,不益兵而东南之备足,有助圣虑之纤芥,以终臣前日之议,惟陛下之所裁择。
(选自《曾巩集》,有删节)
译文/翻译:
大凡将领带兵打仗,犹如下棋的人对棋子的取用。善于下棋的人,即使把棋子放在比较僻远的角落,也能取得较大的胜算,其关键就是掌握了下棋的要义。因此,敌情虽然千变万化,策略(招数)虽然花样百出,但是整个战场的攻守形势是可以救援和接济的,我们的关键是掌控住不变的地盘(占据战略要点)。不仅仅是如此,当敌方情况的变化,我方也应相应变化,这样取胜的几率就大得多。那些不善于下棋的,即使棋子摆得密密麻麻,也不能取胜,因为他不懂得下棋的要领。因此,敌情如果有变化,策略(招数)有变数,但是整个战场的攻守形势是不可以救援和接济的,那么我们要保护的就不一定是地盘了。非但如此,当敌方情况发生变化,我方却不作相应变化,结果就是花费大力气,却胜算极少。戍守边疆的臣子应明白戍守的要义是保住土地。因此城池不多,士兵就不会分散;士兵不分散,所需的管理者也就不多,而且也能及时应对意外的变故,这样(戍守)就犹如下棋一样,花费虽然少却效果显著。而不明白戍守的要义的人,所极力保住的不一定是土地。因此城池一旦多,士兵就会分散;士兵一分散,所需的管理者也就多。同时,面对意外的变故又能及时应对,这样(戍守)就犹如不善于下棋的人一样,花费虽然多却没有任何效果。
过去,张仁愿渡过黄河修筑了三座受降的城池,而且城池之间相距各四百余里,首尾相应,从此北方安宁下来,而且减少了数万镇守城池的士兵。这就是得到了戍守的精要。虽然城池的布局相距疏远,但是得以保全的正是领地。张仁愿建造三座城池都不特意安排人防守,他的理由是:“如果敌人来了,就应举全力迎战。(如果有人)迎战时回头看城池,一定必须斩杀了,(这种情况)用什么来守卫呢?”从此突厥都不敢度过阴山,这就是应变必须适应敌方的变化而变。
现在五路又新立城池,而且在十年时间,城池已经扩大了二倍,那么这样士兵怎么会不分解了?管理者怎么会增多呢?这大概就是戍守疆场的官员,在考虑利与弊的时候不得要领的缘故吧。用下棋来比喻,那么城池修筑不一定要多。我所说的话不是没有依据。用其他路来比较,北边防备胡人的(路),由于谨守誓约的缘故,在几十年的时间,没有增加一座城池,一座城堡,但是从来不担心戍守的兵力不足,所以修筑城池不必多,这个早已是得到验证的事情。我根据这一点,个人认为,城池多了,士兵(兵力)就分散了,所以认为西北边境的兵力已多,然而担心的是戍守边境的官员都不能胜任他们的职位。由于所保护的东西的要领没掌握,所应变的人也不能顺应情况的变化,从而导致西北边境的兵力甚多,而东南方向明显不够。
在天下公开选拔有用之才,并把三军之重任交予他们,凭借皇帝的英明神武是完全可以处理得很周到的(完善的)。我遍览历代国君,做到能知人善任的,当数宋太祖的英明特伟。所以他能平定唐末、五代的动乱,使天下太平,四方少数民族也严格恪守规则,这可以说是千年以来最盛大的美谈。凭借陛下您的聪明才智,如果能选贤与能,重视边防的管理,您也能和太祖一样做出丰功伟绩。我实在不敢自我揆度,我朝能得到太祖朝的将才一二。我希望能您看到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万分之一的忠诚,如果能使西北守边之将减少士兵的数量,而戍守效果好,那么东南方向的防备也就充足了。这样能对陛下您的谋划有一点点帮助,希望您英明裁决。
曾巩《请减五路城堡札子》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曹利用,字用之,赵州宁晋人。父谏,擢明经第,仕至右补阙,以武略改崇仪使。利用少喜谈辨,慷慨有志操。谏卒,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迁为 延路走
-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父龟图,起居郎。初,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颇沦踬窘乏。及蒙正登仕,迎二亲,同堂异室,奉养备至。蒙正初入
- 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点训练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 文言文的倒装句详解(一)、宾语前置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
- 文言文训练:《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五卷》节选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
- 世说新语德行文言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在我国文学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世说新语德行文言文及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
- 文言文《月赋》原文与译文南朝宋谢庄的《月赋》并非《月赋》的开山之作,最早写《月赋》的是公孙乘。这个公孙乘是西汉梁孝王的门客,现在被收进《古文
- 石壕吏文言文翻译《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以下是“石壕吏文言文及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石壕吏唐代:杜甫暮投石
-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
- 2017年高考古诗文情境默写综合训练一、(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章。(2)
- 柳宗元原文: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
- 文言文阅读:师旷劝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
- 文言文学法提示一、学弈1、粗读课文,借助字典,通读全文。学习三个生字。2、对照注释,把课文中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出来。⑴弈秋,通国之善
- 三国志原文: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也。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后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
- 汉书原文: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还,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
- 课外古诗十首赏析《赠从弟》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
-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
- 《北史·陆俟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陆俟,代人也。父突,道武初帅部人从征伐,数有战功,位至上党太守、关内侯。明元践祚,袭爵关内侯。太武征赫
- 阿房宫赋译文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阿房宫赋译文,欢迎阅读参考!阿房宫赋译文及注释译文六国为秦所灭,天下被统
- 蒙正雅量文言文翻译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蒙正雅量文言文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