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16:24:35
课文《西门豹治邺》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到了那里,西门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这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老大爷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他们每闹一次都要收几百万钱,只花二三十万办喜事,剩下的就跟巫婆分了。”
西门豹问:“新娘是哪儿来的?”
老大爷说:“哪家有漂亮的女孩儿,巫婆就带着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条苇席,把女孩儿打扮一番,让她坐到苇席上,顺水漂去。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儿一起沉下去了。所以有女孩子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这里人口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穷。”
西门豹问:“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老大爷说:“没有发过。倒是因为雨水太少,这里年年闹旱灾。”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士来了,巫婆和当地的官绅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她背后还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子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嗑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再提给河伯娶媳妇了,漳河也没有发过大水。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前言】
《西门豹治邺》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学习目标】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磕头、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设计】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点评:课堂学习伊始,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轻松的交际空间,通过课题引出课文的主人公,并做一简单介绍。设置悬念,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点评:学生与教材初步对话后,教给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概述的能力,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三、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1、小声读1-9自然段
(1)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
(2)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2、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
[点评:“读、写、思”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做到动眼、动手、动耳、动口。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潜能释放的自主性学习。]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师: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看一看西门豹是如何设计破除迷信的?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A、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板书:救出新娘、惩治巫婆)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板书:惩治官绅)
C、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板书:破除迷信)
D、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
巧妙之四:用事实来惩治首恶,教育百姓(板书:教育百姓)
[点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以上文本能体现人物巧妙的句子很多,但学生最能感悟到的,感悟最深又最具文本特点的就是西门豹的语言,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的四次语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淋漓尽致地展现西门豹计谋的巧妙,把握这一条主线,大胆地删枝去叶,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展开对话。]
总结:西门豹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劝说、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6、表演“送新娘”这段故事。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
引读……“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补充题目:()的西门豹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大拇指汤姆》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前有个魔法师,名叫默林。一天,他装扮成乞丐在乡村乞讨。他来到—个农夫家里
- 课文《白米饭和花衣裳》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真、漂、布”3个生字,能理解“真漂亮、织布”等词语。2.
- 课文《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前,在瑞典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小男孩儿名叫尼尔斯。他十二岁起就开始
- 课文《过桥》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过桥》内容包括一篇课文、一幅插图、七个生字、七个词语、四个新出现的部首和课
- 课文《好朋友》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上、小、儿、习、大”5个字,认识“好、友、我、学、年、们、是”7
- 课文《水妈妈的孩子》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风伯伯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人去找一个水妈妈的孩子来,可不能找泉水、
- 课文《足走左右》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足”“走”“左”、“右”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 课文《丝绸之路》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
- 课文《奇怪的树》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说一说:大树上结了哪些果实?你觉得奇怪吗?找同学和老师说说你的想法。 【学习
- 课文《花影》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学习目标】1、
- 课文《雨后的森林》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yǔ tíng le雨 停 了,yǔ tíng le雨 停 了,mógu
- 课文《啄木鸟和大树》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啄木鸟和大树》是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写大树自以为年轻力壮拒绝啄木鸟为
- 课文《孤独之旅》出自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练习册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
- 课文《小老虎的狗妈妈》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可"。2
- 课文《巫峡赏雾》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巫峡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jùn)秀迷人。巫峡赏雾
- 课文《赠汪伦》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教材简说】《
- 课文《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微风轻轻地吹,白云慢慢地飘,窗外已是阳光普照,星期天的早晨多美好!
- 课文《难忘的一课》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有一次,我们的船停泊在高雄
- 课文《诗词曲名家》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10个字。2.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进一步了
- 课文《播种希望的日子》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时候,我每年夏天都要随父母去我爷爷那里。宽阔的原野,高高的草垛,哞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