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3-25 08:17:05
课文《外国诗两首》出自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练习册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常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前言】
《蝈蝈与蛐蛐》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课文赏析】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的永恒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qing6*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以“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结尾,在诗人的联想中,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在诗人的心灵中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时“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歌颂了“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的主题。
【原文】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丛林失去声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清清的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前言】
《夜》这首小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课文赏析】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三过家门而不入》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洪、制、治、严、紧、因、事、劲、终”9
- 课文《夜雪》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教材简说】《夜雪》这首诗新颖
- 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罗讷河是
- 课文《故乡》出自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练习册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
- 课文《特别的作业》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上星期,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到大自然去找春天,并把找到的春天带到教师里。今天,每
- 课文《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阿布,我的大象哥哥阿布很优秀,是我的大象哥哥,我爱它。我们只要在一起
- 课文《六七八九十》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六”“七”“八”“九”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 课文《边城》出自高三语文上册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四日记 一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 课文《最后一分钟》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听所
- 课文《四季的歌》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走、冬、百、北、瓜、果、谷、春”8个字;会认“歌、季、、唱、种
- 课文《回乡偶书》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教材简说】
- 课文《我的家乡》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中家乡的美丽景色,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的确
- 课文《我们多快乐》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我们多快乐》是一篇描写学校课间活动的短文,它贴近学生生活。对于课间活
- 课文《蟋蟀的住宅》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
- 课文《爷爷的芦笛》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
- 课文《雨点》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
- 课文《昨天今天和明天》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4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会偏旁“日字旁”。2、会读7个词
- 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
- 课文《早发白帝城》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教材简说
- 课文《鸟路》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位老奶奶住在一间小房子里。房子前面,有条笔直的小路通向森林。森林里有许多鸟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