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19 08:33:16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节选自《旧唐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所业文干之 干:冒犯
B.宗闵党大薄之 薄:鄙薄
C.绹不之省 省:理会
D.楚能章奏 能:善于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是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末及壮年,故称弱冠。
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诔”和“奠”都属于祭文,二者在写作重点及韵散要求方面没有区别。
D.《唐书》是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宋以后有新旧《唐书》之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5分)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5分)
参考答案
4.A【解析】干:投献。
5.C【解析】“沫奠”是指“沫文”和“奠文”。二者虽都属哀祭文,但在写作的重点及韵散的要求方面也有一些区别:“沫”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奠”则没有这样的要求;沫文是韵文,奠文则不一定是韵文。
6.B【解析】李商隐在令狐楚摩下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
7.(1)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生,(1分)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1分)(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1分)当时李德裕掌权,(1分)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1分)
(2)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1分)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1分)被当权者鄙薄。(1分)(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1分)终身(仕途)坎坷。(1分)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捕,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
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刚到二十岁。令孤楚因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沛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开成二年(837),(李商隐)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会昌二年(842),他又以书判考中拔萃科。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阂、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成为王茂元的僚属以后,李宗阂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绚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的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绚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
三年(849)人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椽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今属江苏),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拜谒令狐绹,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柳仲邹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847-860)末年,柳仲邹因为擅zi6*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今属河南),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章奏,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沫文和奠文。他和太原(今属山西)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
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有盲子道涸溪》文言文阅读有盲子道涸溪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①,兢兢握固,自分②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③放下即实地也
- 薛憕传薛憕字景猷,河东汾阴人也。曾祖弘敞,值赫连之乱,率宗人避地襄阳。憕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时人未之奇也。江表取人,多
- 寇准传的文言文翻译寇准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寇准传的文言文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原文寇准字平仲,华州
- 宋史原文:刘黻,字声伯,乐清人。早有令名,年三十四,以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侪辈已翕然称之。时丁大全方为台属,劾奏丞相董槐,将夺其位。黻率同舍生
- 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翻译: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
- 王叔英原文:仆于执事②别十余年。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
- 苏辙原文:子瞻迁干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 刘审交,字求益,幽州文安人也。少略知书,通于吏事,为唐兴令,补范阳牙校。刘守光僭号,以审交为兵部尚书,守光败,归于太原,唐庄宗以为从事。其后
- ①罗宪,字令则,襄阳人也。父蒙,蜀广汉太守。宪年十三,能属文,早知名。师事谯周⑴,周门人称为子贡。②仕蜀为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再使于吴,吴人
- 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桃花源记》全用客观的记叙方法,虚构了一些人物和情节,而诗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美好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下面是小编
- 宜兴义牛义牛者,宜兴铜棺山农人吴孝先家水牛也。力而有德,日耕田二亩,虽饥甚,不食田中苗。吴宝之,令其十三岁子希年牧之。一日,希年牧牛,跨牛背
- 一招制胜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父慧炬,齐尚书郎。高祖①践阼,(远)为步兵校尉。顷之,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
- 《百家姓幸》文言文《百家姓?幸》作者:佚名历史来源一世祖偃公周成王赐姓壬戌年公元前1079年,镇守沧州,(雁门在此地域内),渤海沧州青池人.
- 岳飞传文言文阅读翻译岳飞,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下面小编收集了岳飞传文言文阅
- 义猴之墓文言文翻译义猴之墓是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看看下
- 《日放生》文言文练习及答案日放生(8分)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
-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鉴赏徐霞客游记文言文鉴赏徐弘祖【原文】初七日晨起,云尚氤氲。饭而行。有索哨者,还宿处,解囊示批而去。于是西北随坡平下,其路甚
- 搔痒的文言文翻译《搔痒》选自《寓林折枝》作者:刘元卿,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搔痒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原文(1)向有人痒,令其子搔之,
- 《百家姓缪》文言文作者:佚名历史来源「缪」源出: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希
- 晋书原文: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汉司空爽曾孙也。父早亡。勖依于舅氏。岐嶷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从外祖魏太傅钟繇曰:“此儿当及其曾祖。”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