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专攻练习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28 19:20:35
专项专攻练习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文言实词与虚词
(一)(2016·随州)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鸣,求市未能得(擅长(善于))
(2)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前往(去))
(3)当举群相送耳(全(全部))
(4)使人耽之若是(假使(假如,如果))
2.“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王羲之前往看鹅,心里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2016·长沙)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弛担持刀(《狼》)
B.或指为生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解析】A.松弛/放下;B.有的人;C.佩服/名词作动词,穿戴;D.根本/本来。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宋何罪之有(《公输》)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解析】A.代词,指“这种景况”;B.助词,的;C.宾语前置的标志;D.音节助词,不译。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
(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
4.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①陈禾品质:有先见之明,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__②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__③开放题: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赞成陈禾。原因: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了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
(三)(2016·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译,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⑤,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少时家贫 少:年幼
(2)无不立对: 对:回答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3.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四)(2016·黄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1-5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点的实词。
(1)略无阙处(通“缺”,中断)
(2)属引凄异(延长)
(3)二人对酌(饮酒)
(4)越钱塘,绝长江(横渡)
2.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
5.(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山多)、隐天蔽日(山高)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人生感悟的文言文中国古代语言的美蕴含着中国人的人生情趣,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一起来阅读以下小编与你分享的文言文,它能带给你怎
- 刘基噬狗原文:楚王问于陈轸曰:“寡人之待士也尽心矣,而四方之贤者不贶寡人,何也?”陈子曰:“臣少尝游燕,假馆于燕市,左右皆列肆,惟东家甲焉,
- 沈约孤贫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
-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宋]苏洵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
- 三国志原文: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也。世乱,避难江东,单身穷困,与广陵卫旌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昼勤四体,夜诵经传。会稽焦征羌,郡之豪族,
- 陈书原文:萧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俨然,虽造次之间,必由法度。性聪敏,博学,善属文,释褐著作佐郎。侯景之乱,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朝士多往归
- 《晋书·陶潜传》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
- 柳宗元原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
- 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 * 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文言文词类
- 浅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摘要】古诗文教学到了初三成为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初三第二学期有两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而这两个单元的古代散文先秦诸子和先秦历
-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
- 清史稿原文:洪亮吉,字稚存,江苏阳湖人。少孤贫,力学,孝事寡母。乾隆五十五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性豪迈,喜论当世事。督贵州学政,地僻无书籍,
- 冒襄原文: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复字青莲。籍秦淮,徙吴门。在风尘虽有艳名,非其本色。倾盖矢从余,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
- 七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各课复习要点《童趣》复习要点一、重点词语解释余忆童稚时 余 :我 童稚 :童年能张目对日 张目:睁开眼睛对日:直视太阳
- 鲁一同拟论姚莹功罪状①(清)鲁一同原文:守边之士,皆威信千里,坐摧强寇。用之则边境安,舍之则戎心启。故延寿②不赏,汉臣寒心;道济③见杀,宋疆
- 张无垢勤学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注
- 文言文及翻译初中初中有很多的文言文需要我们认真的来翻译,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文言文及翻译初中,欢迎大家查看!初一年级上册:1、见藐小之物必
- 高考常考文言文学常识高考的时候需要考到文学常识,我们这个时候可以看看下面的高考常考文言文学常识哦!高考常考文言文学常识1.《诗经》:又名“诗
- 《南夷服诸葛》文言文翻译《南夷服诸葛》是宋代文学家洪迈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南夷服诸葛》的原文及翻译。原文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
- 马钧二异事文言文翻译引导语: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不少文言文,那么有关马钧二异事的文言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