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耳中人》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01 11:55:57
标签:
聊斋志异
原文: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
一日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窃喜。自是每坐辄闻。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一日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俄觉耳中习习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心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忽有邻人假物,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甚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
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译文/翻译:
谭晋玄,是县里的一名生员,十分信奉导引养身的道法,暑去寒来也不暂停。练习了几个月,觉得好像有点心得。一天正在打坐的时候,听见耳朵里面有人像苍蝇鸣叫似的那样小声说话,说:“可以看见了。”他张开眼睛就不再听见了;闭上眼睛凝神定息,又听见了刚才的声音。自以为是内丹快要炼成了,心中暗暗高兴。从此每次打坐就能听见。于是就打算等耳中人再次说话,就答应一声以便偷看一下他的样子。一天耳中人又说话了。于是他就微微的答应说:“可以看见了。”一会儿他就觉得耳朵里微风吹似的有东西出来了。稍微睁开眼斜看他,原来是大约三寸长的小人儿,面貌狰狞凶恶,就像个夜叉似的,旋转着来到了地上。他心里感到很奇特,却依然凝神不动看看他们再有什么动静。忽然邻居要来借东西,敲门大声呼喊着。小人儿听见了,神情害怕起来,在屋里面打着圈儿跑,就像迷失了洞穴的老鼠。谭晋玄觉得就好像丢失了魂魄一般,也不知道小人儿到哪里去了。从此得了疯癫的毛病,整天呼号不停,吃了半年左右的药,病情才慢慢好起来。
《聊斋志异·耳中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文言文翻译导语:《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写的一篇序文,该文与《送石处士序》为姐妹篇,主要赞扬了温处士
- 常用文言文虚词归纳知识点总结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
- 宋濂原文: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
- 一箧磨穴砚原文: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之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
-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 《南史·王猛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附译文王猛,琅邪临沂人。五岁而父清遇害。陈文帝军度浙江,访之,将加夷灭。母韦氏携之遁于会稽,遂免。及长,
- 宋史原文:刘师道,字损之,开封东明人。雍熙二年举进士,初命和州防御推官,历保宁、镇海二镇从事,凡十年。王化基、吕祐之、乐史荐于朝,擢著作佐郎
- 陆游筑书巢的文言文翻译陆游筑书巢是出自陆游自编的《词文集》,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陆游筑书巢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文言文原文:吾
- 袁枚原文:我国家百有三十余载,而江宁以校官祠于学者,只二人焉。其一曰教谕汤先生,讳伟,字鹏乎,宣城人。康熙庚午举人,居官时年已七旬。天倪甚和
- 不责僮婢【原文】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
- 《陈涉世家》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字音:阳夏( )少()时辍( ) 怅( )恨 苟() 鸿鹄(  
- 会员:cxmltzx1010 友情提供 可怜可叹可鄙可恶――――《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之奴才形象浅析谢明尧没
- 文言文阅读训练:苏世长讽谏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
- 明史原文:宋晟,字景阳,定远人。父朝用,兄国兴,并从渡江,皆积功至元帅。攻集庆,国兴战殁,晟嗣其职。既而朝用请老,晟方从邓愈克徽州,召还,袭
- 初中文言文表述问句的固定句型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
- 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
-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
- 《失亲得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①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 文言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阅读短文,完成问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评论
发表评论
